期刊文献+

论壮族的族群记忆——体化实践与刻写实践 被引量:12

Ethnic Memory of Zhuang——Incorporating And Inscrib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壮族族群现存的为族群或族群中的大多数所共享的记忆形态的历史性考察, 以壮族族群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延续为背景,探讨在几千年的历史时空变幻中,壮族族群的集体记忆经历了怎样的传递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族群的自我表象施加了怎样的影响。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Zhuang , the thesis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ethnic memory of Zhuang in an all - round way , because they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elf- representation of the ethnicity. In term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the ethnic memory in Zhuang community, acomparatively rational exposition of ethnic memory in my thesis, which have offered comparatively rational exposi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zhuang has been presented.
作者 彭恒礼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96,共10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族群记忆 体化实践 刻写实践 口传记忆 书写记忆 ethnic memory incorporating inscribing oral memory literacy memory
作者简介 河南大学中文系讲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5级民俗学博士研究生。广州。51027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Katherine,Palmer.Kaup:Creating The Zhuang:ethnic politics in china,Lynne Rienner Publicers,Inc.2000.3.
  • 2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24-31. 被引量:121
  • 3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4[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 5韦纳.《智力发展比较心理学》.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 6《马山壮族师公经文汇编》,广西师大中文系民族民间文学教研室编,莫幼政翻译整理.
  • 7王文光.《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6页.
  • 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 毕然 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
  • 9黄勇刹,蒙光朝,韦文俊搜集翻译.《壮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8~119页.
  • 10《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第391~394页.

共引文献127

同被引文献75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