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Gluma脱敏剂用于楔状缺损夹层技术充填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王云霞
机构地区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9-340,共2页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GLUMA脱敏剂
楔状缺损充填
夹层技术
临床疗效观察
牙本质敏感症
疗效对比
对照组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作者简介
王云霞(1971~),女,河南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口腔科的临床治疗工作,电话:(0371)63858246。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陶丽雯.牙本质过敏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7,(14):18-18.
2
江勋 秦晓红 宋军.氟保护漆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的疗效.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0,35(1):35-35.
3
李萍,张清,王嘉德,潘洁,张海华,汪骏.
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6):40-42.
被引量:13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嘉德,S.B.G.N.
合力在离体牙实验性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30(5):268-270.
被引量:55
2
姬爱平,王嘉德.
应用牙本质粘合剂和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评价[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4):210-213.
被引量:93
3
马绪臣等编写,俞光岩,王嘉德.现代口腔科诊疗手册[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4
张清,王嘉德,王彩云,李琳,王春莲.
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1):21-23.
被引量:56
5
李萍,王嘉德,李劼,徐萍.
两种新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估[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1):52-54.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174
1
费继新.
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评价[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4).
2
钟立丽.
楔状缺损修复材料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4):35-36.
被引量:8
3
刘鸿雁.
3MZ350纳米树脂及Adper^(TM)Prompt^(TM)自酸蚀粘结剂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4):399-400.
被引量:4
4
解建立,汲平,刘晓华,葛文章.
调对楔状缺损疗效的影响[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11(1):21-23.
被引量:6
5
李玉娟.
富士II玻璃离子与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楔状缺损充填的临床比较[J]
.兵团医学,2006(3):25-26.
被引量:1
6
梁桂香.
三种方法修复楔形缺损疗效对比[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8):450-452.
被引量:18
7
韩伟,屈志强.
氟保护漆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1(3):217-219.
被引量:1
8
许晓虎,杨军英.
富士Ⅱ玻璃离子与Dyract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
.广东牙病防治,2004,12(3):207-208.
被引量:2
9
吴晓霞,刘静明,朱正宏.
AP-X与Dyract AP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11):675-676.
被引量:1
10
刘建国.
Dyract AP光固化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31(5):40-41.
1
沈国荣,李嵘,张晓颖,许龙,陈晖.
应用排龈线技术治疗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和牙周组织炎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2):84-85.
被引量:7
2
黄怀荣,胡凡荣.
龈下楔状缺损充填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J]
.广东牙病防治,2010,18(6):315-317.
被引量:4
3
陈冶.
排龈线技术对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悬突与炎症的预防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4):7144-7145.
被引量:5
4
王亚红.
排龈线预防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与炎症的临床研究[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7):572-574.
被引量:6
5
李玉娟.
富士II玻璃离子与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楔状缺损充填的临床比较[J]
.兵团医学,2006(3):25-26.
被引量:1
6
杨学智,常淼.
排龈技术和流体树脂在临床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6):55-57.
被引量:2
7
方予红.
玻璃离子与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J]
.广东牙病防治,2003,11(S1):347-348.
被引量:1
8
程国芬.
Super-bond C&B在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中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5):387-387.
被引量:1
9
薛雯.
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的应用[J]
.医药论坛杂志,2013,34(4):93-94.
10
赵仲军.
368例牙体楔状缺损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临床观察[J]
.中原医刊,2005,32(20):33-33.
被引量:1
口腔医学研究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