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直立穗型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利用前景 被引量:10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60年代初殷宏章等在稻麦群体研究中曾注意到穗对群体光能利用的影响,指出小麦穗直立遮光面积小,而且有利自身的光合作用,水稻灌浆中后期消光系数升高可能与穗逐渐弯垂有关。后来有报道支持上述观点,但也有人认为穗弯曲,剑叶伸出穗层以上可避免穗对群体光能利用的不利影响。过去生产上的品种都是弯穗的,人们对这个问题没有继续深入研究。80年代初育成的著名高产品种辽粳5号,在株型上的重要特点是穗象小麦一样直到成熟都保持直立状态。辽粳5号的产量潜力高是否与穗直立有关?穗的直立性问题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其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具体研究很少。水稻穗本身的光合能力远低于小麦,可视为非同化器官,因此穗可能是通过群体生态环境影响群体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进而影响产量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122-1126,共5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徐正进,中国农业科学,1990年,23卷,4期,6页
  • 2谢庚华,稻作科学,1985年
  • 3殷宏章,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1961年

同被引文献1046

引证文献106

二级引证文献109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