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中的对立——民国元年同盟会、北洋集团的合作与斗争
被引量:4
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105,共8页
Historical Archives
参考文献32
-
1张华腾.《对立中的统一:辛亥革命前后同盟会与北洋集团关系述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编.《中国同盟会成立100周年暨孙中山逝世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8月20日.
-
2.中国政党小史[N].《时报》,1911—6—28.
-
3刘星楠.《辛亥各省代表会议日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回忆辛亥革命》,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359页.
-
4孙中山.《致伍廷芳电二件》,《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26页.
-
5《孙大总统赴宁履任》,1912年1月2日《申报》.
-
6《参议院纪事》.1912年5月12日《大公报》.
-
7孙中山.《咨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文》,《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84页.
-
8俞辛婷.《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
9.《谭人风君致陈其美君书》[N].《民立报》,1912年3月5日.
-
10毛注青等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1页.
共引文献188
-
1来新夏,莫建来.50年来北洋军阀史研究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9(5):1-17. 被引量:7
-
2费迎晓,丁建弘.洪堡与蔡元培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世界历史,2004(4):65-78. 被引量:9
-
3薛玉琴,刘正伟.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义务教育的兴起[J].历史教学,2003(1):33-36. 被引量:3
-
4周育民.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统一"——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苏沪行政关系[J].史林,2002(B06):22-28. 被引量:1
-
5邵雍.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帮会[J].史林,2002(B06):53-57.
-
6华强.辛亥前后上海青年妇女的解放运动与从军运动[J].史林,2002(B06):62-66. 被引量:1
-
7胡绳武.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J].学术月刊,2001,33(10):72-80. 被引量:5
-
8臧运祜.论各省代表会与中华民国的创建[J].民国档案,2002(1):38-47. 被引量:3
-
9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J].新文学史料,2004(3):173-184. 被引量:2
-
10谢俊美.甲午战败再反思[J].广东社会科学,2004(6):27-3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9
-
1李玉.同盟会内部的政治与权势争夺[J].社会科学研究,2004(4):110-116. 被引量:4
-
2金冲及.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二题[J].历史研究,1984(1):141-151. 被引量:4
-
3章开沅.论同盟会的性质及其内部分歧[J].历史研究,1978(11):34-47. 被引量:10
-
4陈旭麓.论宋教仁[J].历史研究,1961(5):30-43. 被引量:5
-
5陈梅龙.论陶成章与同盟会的关系[J].史学集刊,1986(2):40-45. 被引量:2
-
6姚辉.重建光复会述评[J].浙江学刊,1985(1):106-112. 被引量:2
-
7何泽福.同盟会成立新论[J].近代史研究,1985(2):267-278. 被引量:4
-
8徐辉琪.论武昌起义后同盟会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1981(3):176-200. 被引量:3
-
9杨天石,王学庄.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J].近代史研究,1979(1):176-214. 被引量:9
-
10章开沅.孙中山与同盟会的建立[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7(1):41-5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5
-
1何晓明,何顺进.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现代化[J].新视野,2011(2):14-17. 被引量:1
-
2王爱云.经济困境与辛亥革命[J].史学月刊,2012(10):55-62. 被引量:1
-
3陈鹏,韩祥,张公政.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2012(4):104-125. 被引量:6
-
4丁健.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民众舆论诉求[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17-21.
-
5段金生.政党演进与边疆政治:同盟会在云南的组织与发展[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4):79-89. 被引量:3
-
1李学智.南京临时参议院与袁世凯[J].史学月刊,2012(11):50-56. 被引量:1
-
2何平.冯玉祥为什么发动“北京政变”[J].北京档案,2012(2):54-56.
-
3王爱云.洪宪帝制运作及败亡新探[J].兰台世界(下旬),2012(8):76-77.
-
4史全明.关于红枪会[J].文史精华,2013(A01):64-64.
-
5肖华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3):19-44. 被引量:17
-
6庄王问鼎——鼎[J].中华活页文选(初二),2015,0(10):58-59.
-
7刘小宁.1912年的南京临时参议院[J].档案与建设,2012(5):47-49. 被引量:1
-
8程为坤.民初共和党的形成、组织及其派系[J].近代史研究,1986(3):96-131. 被引量:7
-
9赵峰.清江陶文及其所反映的殷代农业和祭祀[J].考古,1976(4):221-228. 被引量:6
-
10刘复生.“泸县宋墓”墓主寻踪——从晋到宋:川南社会与民族关系的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1-22.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