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6S期20-21,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7
-
1孙辉,唐亚,谢嘉穗.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14-117. 被引量:51
-
2姚小华,罗细芳.坡耕地植被恢复中生态经济型植物篱应用及其展望[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94-298. 被引量:6
-
3尹迪信,唐华彬,罗红军,陆裕珍,张德平,李崇建.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5-17. 被引量:21
-
4林占禧.菌草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26):12-16.
-
5许峰,蔡强国,吴淑安,张光远,丁树文,蔡崇法.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J].地理研究,2000,19(3):303-310. 被引量:67
-
6蔡强国,黎四龙.植物篱笆减少侵蚀的原因分析[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2):54-60. 被引量:93
-
7陈治谏,廖晓勇,刘邵权.坡地植物篱农业技术生态经济效益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125-127. 被引量:52
-
1肖萍,李振荣.植物篱技术的社会经济因子研究[J].土壤农化通报,1998,13(4):111-115.
-
2廖晓勇,罗承德,陈治谏,王海明.三峡库区植物篱技术对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6):1-3. 被引量:16
-
3张旭斌,武晓莉,桂莉莉,唐臣燕,刘源,李建伟.坡耕地植物篱技术研究进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3(3):1-3. 被引量:5
-
4秦安平.植物篱技术在南方坡耕地治理中的推广应用[J].中国水利,2009(12):47-48. 被引量:4
-
5董萍,严力蛟.利用植物篱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及其效益研究综述[J].土壤通报,2011,42(2):491-496. 被引量:9
-
6陈礼清,张维,易建文.坡地果园不同植物篱模式的土壤肥力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180-2183. 被引量:2
-
7张鹏.植物篱技术在山西南部的应用及其推广[J].中国水土保持,2001(9):30-30.
-
8刘宝枢,吕忆梅,陆龙泉.亚热带山区气候资源利用研究 Ⅱ.浙江省高海拔地区蔬菜气候适宜性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1992,13(2):25-28.
-
9窦秦川.警惕新型杂草稻为害[J].云南农业,2013(1):77-77.
-
10朱明,李智国.基于土地利用的云南省人地关系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2468-12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