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助壮素对与水稻倒伏有关性状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稻拔节前后施用助壮素能显著缩短基部一、二节间的长度并增加其重量,对株高略有降低作用,对一次枝梗数和穗上结实粒数影响不大。
作者
史春余
金留福
付金民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6年第1期21-23,共3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水稻
野壮素
倒伏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1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8
参考文献
5
1
何钟佩,闵祥佳,李丕明,奚惠达.
植物生长延缓剂DPC对棉铃内源激素水平和棉铃发育影响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0,16(3):252-258.
被引量:41
2
汤日圣,吴鹤鸣,张金渝,吴光南.
多效唑防止水稻倒伏的原因剖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1):23-26.
被引量:21
3
孙培贤,王恩华,李邦迪.助壮素在棉花上的应用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88(03).
4
王熹,姚福德,高成伟,陶龙兴.多效唑防止水稻倒伏的效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05).
5
熊振民.中国水稻[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丁静,植物生理学报,1980年,6期,407页
2
丁静,植物生理学通讯,1979年,2期,27页
3
何佩,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14卷,3期,235页
4
商慧深,植物生理学报,1986年,2期,178页
5
周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1期,89页
6
何钟佩,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10卷,1期,19页
7
团体著者,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10卷,3期,245页
8
汤日圣,张金渝,张远海,吴光南,刘宝祥,杨家和,朱宗武.多效唑对粳稻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1986(08).
9
汤日圣,吴光南.生长抑制剂多效唑试验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1986(02).
10
植物生理学通讯——1968年分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58(06).
共引文献
60
1
廖遥.
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2008,25(8):57-58.
被引量:3
2
刘爱玉,陈金湘,余筱南,李瑞莲.
棉花群体质量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1,15(S1):44-49.
被引量:7
3
棉花抗盐生理研究进展[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z1):30-34.
被引量:4
4
顾大路,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文廷刚,王伟中.
在水稻生长后期施用“劲丰”对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31-133.
被引量:12
5
廖震,陈金湘,廖振坤.
棉花耐盐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8,22(S1):460-465.
被引量:10
6
张尚法,郑寨生,王祥根.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生物学及产量的效应[J]
.耕作与栽培,1994,14(3):58-60.
被引量:1
7
昌炎新.
多效唑在水稻上应用的研究概况[J]
.湖北农业科学,1994,33(5):19-23.
被引量:13
8
刘鲁民,鞠志国,于常春,王以远,张爱法.
丰棉素增产机理的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4,11(1):21-24.
9
王铭伦,何钟佩,李丕明.
DPC对花生荚果及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J]
.花生科技,1995,24(4):1-5.
被引量:2
10
沈岳清,盛亚红,盛敏智,王伟民,朱佩华,刘兆良.
抗倒丸对直播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1995,11(3):48-52.
同被引文献
117
1
游晴如,马宏敏,杨东,涂诗航,张水金,董瑞霞,黄庭旭.
水稻倒伏性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84-86.
被引量:18
2
郭兴强,于永静,谢光辉,王鑫,艾买尔江,杨少周.
调环酸钙-青鲜素复配剂对甜高粱株高和倒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1):73-76.
被引量:17
3
费宝泉,项建军,浦正明,谢惠峰,蔡惠明.
水稻倒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
.上海农业科技,2004(4):89-90.
被引量:6
4
穆平,李自超,李春平,张洪亮,王象坤.
水、旱条件下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J]
.Acta Genetica Sinica,2004,31(7):717-723.
被引量:29
5
王以荣,何高,吴玲,孙长锋,周大川,吴文花,徐晓青,崔宗宽,葛茂友.
水稻成熟初期遇台风暴雨倒伏的补救方法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2005(1):25-26.
被引量:12
6
陈周前,吴文革,刘襄,刘克凤.
烯效唑对水稻生育的调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128-131.
被引量:10
7
陈兴武,黄爱军.
缩节胺、多效唑在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6):50-50.
被引量:7
8
肖应辉,罗丽华,闫晓燕,高艳红,王春明,江玲,矢野昌裕,翟虎渠,万建民.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3):348-354.
被引量:75
9
何荣鹤,陆新苗,童相兵,柴以训.
烯效唑防止水稻倒伏效果[J]
.作物杂志,1995(3):17-18.
被引量:8
10
张福星,范俊方.
多效唑防止直播稻倒伏的初步研究[J]
.嘉兴农业,1995(2):36-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顾大路,吴传万,杜小凤,朱云林,王伟中.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的研究进展[J]
.耕作与栽培,2008,28(5):9-11.
被引量:18
2
梅进,杨远柱,林建中,胡小淳,周波,赵小英,符辰建,黄星群,唐冬英,刘选明.
特矮稻ED基因的遗传定位和分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3):239-243.
3
郭兴强,于永静,吕润海,段留生,谢光辉,丁俊兴.
调环酸钙-青鲜素复配剂对甜高粱节间生长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5):29-34.
被引量:8
4
饶玉春,李跃,董国军,曾大力,钱前.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09,15(6):15-19.
被引量:27
5
张丰转,马国辉,金正勋,万宜珍.
立丰灵对粳稻抗倒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10,25(4):78-82.
被引量:9
6
张丰转,金正勋,马国辉.
立丰灵增强粳稻抗倒性的机理[J]
.中国稻米,2011,17(2):32-35.
被引量:4
7
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张居念,卓传营,蔡光璟,杨惠杰.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稻茎秆性状及抗倒伏性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0):1034-1038.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苏兰少.
水稻倒伏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青海农技推广,2021(4):18-21.
被引量:1
2
蒋明金,王海月,何艳,王春雨,李娜,杨志远,孙永健,马均.
氮肥管理对直播杂交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0,0(1):157-168.
被引量:29
3
于国锋.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其作用机理[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48-48.
被引量:3
4
熊玉,熊运福,喻斌,熊水平,裘德好,徐仁水.
高产水稻倒伏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49-49.
被引量:5
5
刘朝辉,陈丽妮,徐红辉.
立丰灵防治水稻倒伏效果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90-190.
被引量:2
6
杨文飞,高定如,吴传万,王伟中.
劲丰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和增产效果[J]
.广西农学报,2011,26(1):8-9.
被引量:2
7
杨窑龙,饶玉春,李赓觅,黄李超,冷语佳,张光恒,高振宇,胡江,朱丽,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水稻茎秆相关性状遗传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11,9(2):160-168.
被引量:9
8
刘慧娟,饶玉春,杨窑龙,冷语佳,黄李超,张光恒,胡江,郭龙彪,高振宇,朱丽,董国军,刘坚,颜美仙,钱前,曾大力.
水稻叶鞘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11,9(3):278-287.
被引量:4
9
邱东峰,刘春萍,张再君,杨金松,刘义荣,张拥军.
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对育种实践的启示[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01-2605.
被引量:3
10
伏广成,李晓红,张玲,王霞,蔡学举.
“劲丰”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J]
.广西农学报,2011,26(5):15-17.
1
王春娥.
向新棉区推荐助壮素[J]
.江西棉花,1992(2):32-32.
2
徐翰鑫,殷碧祥.
丘陵地区棉花霉发稳长技术调查研究[J]
.江西棉花,1992(2):33-33.
3
潘君明,冯连芳,邱泉源.
助壮素在麦后直播棉上的应用与推广[J]
.上海农业科技,1994(3):42-42.
4
顾松华.
花生化学调控增产显著[J]
.农机安全监理,2001(10):53-53.
5
苗昌泽.
蚕豆防倒五诀[J]
.农村经济与技术,1992(12):30-30.
6
方建增,胡舜尧,朱永芳.
棉花初花期喷施助壮素效果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1992,33(4):172-174.
被引量:1
7
陈钦高,张林生.
助壮素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1990,19(8):10-11.
8
杨代刚,孙济中,刘金兰,张金发.
棉花对红铃虫抗性及有关性状的遗传分析[J]
.棉花学报,1993,5(2):62-68.
被引量:3
9
邱太明,方建国.
助壮素对水改旱棉花的效应及使用技术[J]
.江西棉花,1992(2):34-35.
10
潘友兵,龚善,管信山.
助壮素对棉花的调控效果与技术[J]
.江西棉花,1993,15(4):37-37.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