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社会的普遍约束与企业的内在构成
被引量:8
Enterprises Ethics: Universalized Social Restriction and the Internal Constitution of Enterprise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2,共5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7
-
1[美]斯蒂芬·P.罗宾斯,1997,《管理学》,黄卫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Thomas Dunfee,Business Ethics and Extant Social Contracts,in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1991,Vol.1,No.1,p.32.
-
3Thomas Donaldson,Corporations & Moralit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82,p.54.
-
4过聚荣.企业伦理的时代价值[J].学海,2000(3):116-119. 被引量:8
-
5[美]理查德·T.德·乔治,2002,《经济伦理学》,李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6甘绍平.伦理学的新视角——团体:道义责任的载体[J].道德与文明,1998(6):15-18. 被引量:12
-
7[美]林恩·夏普·佩因.《公司道德-高绩效企业的基石》,杨涤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144页;第142页;第149页.
二级参考文献5
-
1马克斯·韦伯 黄晓京 彭强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2《Business Etyhics:A Global and Managerial Perspective》,DJavid,J.Fritzsche.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7.PP43-44,PP61-62.
-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
4[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
5[美]詹姆斯·冒佩,尼丁·诺利亚.《管理的变革-企业管理最先进观念的转变》,李玉霞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共引文献19
-
1丁庆蔚.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伦理的认识及建设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6-7. 被引量:1
-
2古良琴.道德: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1(4):61-64. 被引量:1
-
3龚天平.管理伦理新解[J].河北学刊,2004,24(6):50-55. 被引量:5
-
4杨同卫,封展旗.企业伦理与建设和谐社会[J].经济管理,2005,31(9):14-17. 被引量:4
-
5龚天平.企业伦理学:国外的历史发展与主要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6(1):15-21. 被引量:13
-
6周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何以可能的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561-563. 被引量:8
-
7李万才,张德春.重视对卫生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2):81-82. 被引量:1
-
8孙丰云.企业社会责任合理性的内在根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2):104-109. 被引量:10
-
9刘健飞.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社会的呼唤[J].理论观察,2008(3):89-90. 被引量:2
-
10谢洪伟,黄亚玲,蒋宏宇,柳鸣毅,张红艳.试论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社会责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8):9-13.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82
-
1崔新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辨析[J].社会科学,2007(12):28-33. 被引量:42
-
2江平,龙卫球.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J].中国法学,1998(3):71-79. 被引量:125
-
3甘绍平.伦理学的新视角——团体:道义责任的载体[J].道德与文明,1998(6):15-18. 被引量:12
-
4汤一介.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J].哲学研究,1986(1):23-29. 被引量:13
-
5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J].中外法学,2004,16(6):742-764. 被引量:73
-
6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研究论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1):107-113. 被引量:12
-
7周祖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形式与内涵[J].理论学刊,2005(2):58-61. 被引量:71
-
8马力,齐善鸿.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138-141. 被引量:42
-
9刘雯雯.企业生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J].国际融资,2005,16(6):36-38. 被引量:2
-
10李立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6,35(1):105-118. 被引量:91
引证文献8
-
1孙丰云.企业社会责任合理性的内在根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2):104-109. 被引量:10
-
2张霞,蔺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12S):133-134. 被引量:6
-
3刘健飞.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社会的呼唤[J].理论观察,2008(3):89-90. 被引量:2
-
4兰国汝,范海燕.试论企业的生态责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45-46. 被引量:1
-
5吕力.直面中国实践的管理伦理与哲学问题[J].管理学报,2013,10(12):1725-1734. 被引量:8
-
6阳爱国,魏忠明.企业政治学视野下对企业实体的考量[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4):60-62.
-
7马帅超.新时代视域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考量[J].党史博采(下),2019,0(7):17-18.
-
8李裕琢,李海娟.反思与重构: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缘起与实践进路[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2,38(4):88-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8
-
1王蕾.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甘肃金融,2010(3):57-60. 被引量:1
-
2王锋.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修正[J].消费导刊,2008(9):241-241.
-
3孙丰云.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分析[J].理论界,2007(12):6-8. 被引量:1
-
4陈晖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的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4-36. 被引量:6
-
5代训锋.经济伦理视角的科学发展观及其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09(3):16-18.
-
6王军.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分析与伦理构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12-115. 被引量:4
-
7张彦军.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扩展的科技影响因素及其意义[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7):139-140. 被引量:1
-
8沈占波,仝雪霞.企业社会责任视阈下“三鹿事件”的反思[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73-76.
-
9代训锋,曹彦.经济伦理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100-102.
-
10孙丰云.中国企业伦理发展的挑战及未来之“应当”形态[J].道德与文明,2010(2):96-100. 被引量:4
-
1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的三重依据[J].哲学动态,2007(2):35-39. 被引量:9
-
2于一.责任不能迟到[J].当代经理人,2008(7):37-37.
-
3闫洁,吴威威.企业责任的道德追问——企业道德责任及建设[J].唐都学刊,2011,27(5):29-33. 被引量:1
-
4安晋军.近年来国内企业道德责任研究综述[J].理论参考,2011(5):55-57. 被引量:1
-
5张峻.新凤涅槃[J].中外企业文化(保险文化),2010(1):33-33.
-
6陆晓禾.乔治·恩德勒经济伦理学述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5):88-93. 被引量:1
-
7陶方宣.感恩[J].岁月(原创),2009(12):1-1.
-
8陆理麒.期望众生都成善人[J].中国道教,2014(1):50-51.
-
9向康文.“恩”的伦理分析[J].道德与文明,2009(3):57-60. 被引量:5
-
10张光全.哲学视野下的企业责任[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