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2
-
1郭小红.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72-73. 被引量:3
-
2李冷冰,董金狮.关于对我市治理"白色污染"对策的建议[J].商品与质量,2004,0(48):14-14. 被引量:1
-
3王大军,尹疆华.沈阳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3):1-2. 被引量:7
-
4宋文强.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4):20-21. 被引量:5
-
5董金狮.科学治理“白色污染”[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11):35-37. 被引量:4
-
6张彤,李小溪.治理“白色污染” 必须运用经济手段[J].北京观察,2006(6):21-22. 被引量:3
-
7李仁照.学习困难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基于认知失调理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1):80-82. 被引量:8
-
8高宇雷.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看世界各地治理“白色污染”[J].绿色视野,2005,0(12):16-17. 被引量:5
-
9马艳茹.白色污染与塑料包装物[J].环境保护,2000,28(3):36-36. 被引量:10
-
10丁峻峰.“白色污染”及其消除途径[J].环境保护科学,2000,26(6):19-2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万竹,王京安,金晔.可持续消费态度和行为差异成因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12-15. 被引量:17
-
2董文波.关于江苏大学校园白色污染问题的调研报告[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1):305-305. 被引量:1
-
3宿桂红,常春水.居民接受环保政策程度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25-627. 被引量:3
-
4李芳蓉,童丹.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其绿色化治理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3):39-44. 被引量:22
-
5徐永建,段叶荣,周家俊,刘燕,唐超群,李伟.纸吸管原纸制备工艺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20,38(3):8-14. 被引量:7
-
6付乐祯.“双碳”背景下大众环保意识中补偿性绿色信念分析及对策[J].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2023,8(2):56-60.
-
1我污染的树叶餐具[J].我们爱科学,2016,0(19).
-
2周杉棠.泡沫片材的挤出和应用(综述)[J].塑料通讯,1993(4):28-31.
-
3杨建军,吴明元,查刘生.用废旧聚烯烃塑料制泡沫片材[J].中外技术情报,1995(6):29-31.
-
4轩芳兰.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河南科技,2006,25(8):59-59. 被引量:4
-
5环境杀手——“白色污染”的危害[J].中国减灾,2008(1):54-54.
-
6宗申.全降解生物塑料技术获突破 膨润土改性淀粉解白色污染难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5,0(11):49-49.
-
7提前布局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占领市场份额[J].工程塑料应用,2011,39(5):79-79.
-
8王宏波.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的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10(10):155-155.
-
9董晓雅.“白色污染”:一个持久的环保话题[J].记者观察(下),2008,0(2):55-56.
-
10耐热性和可加工性优良的轻聚酯泡沫片材[J].聚酯工业,2004,17(6):6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