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表明,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构想具有合理性和前瞻性,尤其对今天的教育制度建设和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而对其适应性的研究可以从技术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三个视域展开。同时,其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中逐步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半工(农)半读制度,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
聂劲松(1964-),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白鸿辉(1956-),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