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木芙蓉叶不同加工方法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木芙蓉叶不同加工方法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鲜叶直接加工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利用木芙蓉作制剂时,最佳的是鲜叶直接入药。
作者
傅军霞
吴坚可
汪国丽
机构地区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10-111,共2页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木芙蓉叶
不同加工方法
总黄酮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1
1
徐娅,郑幼兰,林建峰,张丽华.
木芙蓉叶的抗炎作用及其毒性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1989,0(3):24-2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林浩然.木芙蓉花叶洗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5例[J]福建医药杂志,1984(06).
共引文献
9
1
于庆生,汪晓明,潘晋方,王汉明,帅剑锋,张琦.
芙蓉膏治疗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证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5):380-382.
被引量:17
2
于庆生,王炜,侯勇,沈瑜,汪晓明,易维真,潘晋方,王汉明,帅剑锋,李华钢,张琦,张福忠.
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临床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5):26-28.
被引量:6
3
吕勇,金华,王亿平,刘玲,任克军.
芙蓉膏外敷治疗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32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4):28-30.
被引量:10
4
姚莉韵,王国艳,王丽平.
木芙蓉叶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2000,22(12):827-829.
被引量:34
5
符诗聪,张慧娟,马景,姚莉韵,张凤华,杜宁.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致突变与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
.广西科学,2002,9(1):53-56.
被引量:12
6
郭桂明,范峥,时琳,王宏蕾,肖薇,李璐瑒,刘洋,徐旭英.
芙蓉膏外用治疗急性肿疡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6,11(12):2689-2691.
被引量:14
7
喻录容,简科,何先元,邬洁,冯赵润,黄英如.
木芙蓉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季节变化规律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5-8.
被引量:6
8
颜娓娓,颜志强,崔真真,周长征,辛义周.
木芙蓉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2019,21(3):239-241.
被引量:15
9
朱敏,吕勇,张超群,李林,余蓉.
芙蓉膏外敷对腹膜透析置管术后隧道出口的护理干预[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2S):88-88.
同被引文献
29
1
罗仕华,符诗聪,张凤华,李孝鹏,周玲珠,杜宁.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S1):78-81.
被引量:10
2
赵艳红,李建科,赵维,吴晓霞.
常见药食植物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J]
.食品科学,2009,30(3):104-108.
被引量:43
3
李利华.
桔皮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33-35.
被引量:5
4
李文,贺殿,王晓,赵原.
葛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
.西北药学杂志,2005,20(1):14-15.
被引量:15
5
张建新.
鱼腥草黄酮多糖的复合提取工艺优化[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51-52.
被引量:5
6
曹晖,王绍云.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开发前景[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6):20-22.
被引量:18
7
戴伟锋,杨国荣,周强,杨亚玲,李宝才.
鱼腥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J]
.云南化工,2006,33(1):11-14.
被引量:22
8
朱宇旌,张勇,王纯刚,冯冲,李新华.
红三叶黄酮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06,31(4):78-81.
被引量:20
9
吴厚玖,孙志高,王华.
试论我国柑橘加工业发展方向[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4):85-89.
被引量:52
10
金鸣,蔡亚欣,李金荣,赵辉.
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检测H_2O_2/Fe^(2+)产生的羟自由基[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23(6):553-555.
被引量:568
引证文献
5
1
李利华.
鱼腥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3):177-180.
被引量:13
2
李利华.
柑橘皮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5):361-363.
被引量:19
3
梁志,左映平.
龙眼核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云南化工,2010,37(5):14-16.
被引量:6
4
付信宝,孙运峰,张佩,周长征.
木芙蓉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J]
.食品与药品,2012,14(7):256-260.
被引量:3
5
万定荣,梅青,盘珊.
不同采收期木芙蓉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46-4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包俊,龙正海.
鱼腥草总黄酮的抗辐射效应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747-1748.
被引量:16
2
张浩科,葛亮,田树革.
毛头牛蒡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10,25(5):346-348.
被引量:9
3
郑淑彦,向进乐,李志西.
枳椇醋发酵阶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变化[J]
.食品科学,2011,32(7):113-116.
被引量:11
4
周菊峰,彭爱姣.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用百合中总黄酮[J]
.西北药学杂志,2011,26(3):165-166.
被引量:6
5
罗世炜.
柑橘皮果胶和黄色素的提取工艺[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6):203-204.
被引量:3
6
石靖,陈雁.
五种中药水提物清除自由基效应的比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3):43-49.
被引量:1
7
吴清华,许英豪,李志西,向进乐,梁晗妮,车妙,杨绍溪.
玉米须枳椇醋的研制及抗氧化性研究[J]
.中国酿造,2011,30(8):91-93.
被引量:5
8
周婷,刘统,林丹洁,张海倩,余海忠.
鱼腥草甲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及抑菌活性评价[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1):87-90.
被引量:6
9
石磊,肖美添,叶静,张学勤.
AB-8大孔吸附树脂静态法精制芦柑皮总黄酮[J]
.农业机械,2012(6):112-115.
被引量:1
10
骆杨丽,曲玮,梁敬钰.
柑橘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2,24(7):1-6.
被引量:9
1
邬科,卢立琼.
木芙蓉叶的药理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0,22(3):37-38.
被引量:12
2
符诗聪,罗仕华,周玲珠,张凤华.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西科学,2004,11(2):131-133.
被引量:14
3
倪文娟.
中药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4,26(1):98-99.
4
白晓菊(点评).
木芙蓉治痛风[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09(5):26-26.
5
鲍延丰.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信息,2000,17(1):15-15.
被引量:3
6
符诗聪,张慧娟,马景,姚莉韵,张凤华,杜宁.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致突变与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
.广西科学,2002,9(1):53-56.
被引量:12
7
徐娅,郑幼兰,林建峰,张丽华.
木芙蓉叶的抗炎作用及其毒性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1989,0(3):24-26.
被引量:10
8
苏桂云,黄硕.
凉血解毒的木芙蓉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0(11):61-61.
被引量:4
9
郭华,侯冬岩,回瑞华.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木芙蓉叶油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4):1203-1204.
被引量:8
10
邓亚利,周莉玲,丁世全,安全,陈亮.
木芙蓉挥发油成分研究[J]
.医药导报,2008,27(11):1310-1311.
被引量:1
西北药学杂志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