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
被引量:10
On Interaction of Harbor and City Development
出处
《中国工程咨询》
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
China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同被引文献75
-
1韩增林,张耀光,栾维新.关于海洋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16(5):89-92. 被引量:8
-
2常冬铭,孙晓明,李丽萍.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关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3):15-17. 被引量:6
-
3刘志强,宋炳良.港口与产业集群[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25(4):22-26. 被引量:42
-
4惠凯.论港口城市的发展[J].中国港口,2004(11):11-13. 被引量:12
-
5易志云,赵晓光.港口城市发展的功能作用与天津发展战略[J].天津社会科学,2004(5):94-96. 被引量:6
-
6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24(6):91-94. 被引量:63
-
7赵鹏军,吕斌.港口经济及其地域空间作用:对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5,20(5):108-111. 被引量:53
-
8郎宇,黎鹏.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地理,2005,25(6):767-770. 被引量:76
-
9董洁霜,范炳全.国外港口区位相关研究理论回顾与评价[J].城市规划,2006,30(2):83-88. 被引量:19
-
10本刊编辑部,张道刚,王运宝.淮海20年反思[J].决策,2006(2):12-1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0
-
1蒋淞卿,王伟,李伟国.“海西”建设中的“三群”互动研究[J].发展研究,2008,25(9):17-23. 被引量:8
-
2葛卫芬.宁波港口与城市互动影响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0):26-30. 被引量:1
-
3高宗祺,昌敦虎,叶文虎.港口城市发展战略初步研究--兼评“港兴城兴,港衰城衰”的发展思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127-131. 被引量:7
-
4杨明俊,林坚,李延成.港城模式与港口城市发展战略探讨——以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0,34(4):80-85. 被引量:14
-
5徐敬俊,罗青霞.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综述[J].中国渔业经济,2010(1):161-168. 被引量:6
-
6江行舟,段东,张国桥.连云港建设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36-42. 被引量:1
-
7刘松先,朱丹.论厦漳泉港口群、临港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20(2):15-19. 被引量:8
-
8蒋敏.推动头门港发展的几点思考[J].山东交通科技,2014(5):112-114.
-
9刘大海,欧阳慧敏,李晓璇,纪瑞雪.海洋经济布局的主体、客体和作用关系[J].海洋经济,2016,6(1):10-15.
-
10王娜.城市滨水工业区的治理与重生:美国休斯敦港景观规划设计[J].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0,8(5):148-16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7
-
1官卫华.基于区域规划实施的县城发展路径选择与行动规划探讨——以江苏省阜宁县为例[J].规划师,2010,26(S2):93-98.
-
2朱鹏颐.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8-11. 被引量:4
-
3官卫华,叶斌,王耀南.宁镇扬同城化视角下南京东部地区功能重组[J].城市规划,2011,35(7):61-67. 被引量:10
-
4凌申.非均衡视域下江苏沿海“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1):1029-1032.
-
5刘波,成长春.沿海经济低谷区港口、城镇、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2):1107-1109. 被引量:1
-
6凌申.非均衡视域下江苏沿海“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6):30-34. 被引量:3
-
7郇恒飞,焦华富,韩会然,戴柳燕.连云港市的港-城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及影响要素[J].人文地理,2012,27(1):77-81. 被引量:17
-
8颜盈媚.港城关系与港口城市转型升级研究——以新加坡为例[J].城市观察,2012(1):78-85. 被引量:13
-
9张维朋.组合预测模型在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研究[J].科技通报,2012,28(5):133-136. 被引量:6
-
10郑晓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对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化[J].海洋信息,2012,27(2):64-68. 被引量:2
-
1王国军.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J].中国水运,2015,0(2):22-23. 被引量:1
-
2王凤平,刘立青.资本运营与企业发展互动的研究和探讨[J].当代经济,2007,24(01S):26-27. 被引量:3
-
3杨帅.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0(28):11-11. 被引量:10
-
4黄和荣.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九十年代厦门港展望[J].中国港口,1991(4):27-29.
-
5石丽雄,侯官响.云南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6(4):191-192. 被引量:1
-
6接玉梅,葛颜祥,胡继连.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3):370-373. 被引量:14
-
7王琛.广西航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64-67. 被引量:14
-
8黄雪梅,马颖,孙凤,黎俊蔚,叶丽珠,林梅旋.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广东新会为例[J].经济师,2013(5):131-133. 被引量:2
-
9孙和宣.浅谈廉洁文化建设在推进企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0(18):19-20.
-
10厉敏萍,曾光.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2(6):53-56.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