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China Muslim
同被引文献33
-
1陈延超.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女性角色转变——以三亚回族妇女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34-38. 被引量:10
-
2高桂英.伊斯兰教与宁夏回族妇女问题[J].回族研究,1995(2):54-62. 被引量:6
-
3南文渊.西宁市回族妇女地位考察[J].宁夏社会科学,1993(1):75-81. 被引量:3
-
4戴建宁.试论回族妇女信仰伊斯兰教的心理特征[J].回族研究,1992(4):67-70. 被引量:4
-
5王俊荣.从戴面纱谈起[J].世界宗教文化,1995(1):39-40. 被引量:1
-
6王俊荣.伊斯兰教与妇女[J].世界宗教文化,1995(3):8-10. 被引量:3
-
7范若兰.早期伊斯兰教妇女观及妇女地位初探[J].西亚非洲,1995(5):29-35. 被引量:8
-
8安东娜.穆斯林妇女在伊斯兰文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穆斯林,2000(3):39-41. 被引量:2
-
9罗强强.伊斯兰“和谐观”探析[J].中国穆斯林,2005(3):9-10. 被引量:1
-
10马丽蓉.西方传媒语境中伊斯兰妇女问题文化辨析[J].回族研究,2005(4):5-1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郭羽,戴志鹏.西亚男子篮球“归化”球员现象之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85-87.
-
2李一新,戴志鹏.西亚男子篮球球员“归化”现象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51-53. 被引量:13
-
3谭新莉,戴志鹏.伊斯兰宗教改良背景下的西亚体育发展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2):22-25. 被引量:3
-
4谭新莉,戴志鹏.管窥西亚体育近二十年之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37-42. 被引量:1
-
5陈庆伟.亚运会历史发展各阶段与政治的关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6):89-91.
-
6宋骞,李子林.从社会学角度透视西亚国家田径在亚运会中的崛起[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1):126-128. 被引量:1
-
7张瑜,舒娜,蒋龙.浅论宗教与体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2):107-108.
-
8赵军.亚洲男子篮球“归化球员”现象研究[J].体育科技,2014,35(2):61-62. 被引量:1
-
9兰健,王丽娜.伊朗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历史和启示[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1):242-244. 被引量:1
-
10涂春景,江崇民,蔡睿.新疆克拉玛依市维吾尔族和汉族成年人体部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17,36(3):370-379. 被引量:7
-
1崔唯航.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汉语:旨趣与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2(7):11-15. 被引量:2
-
2蔡元培.合群[J].国学(吉林),2014(7):52-53.
-
3田晓.上海基督教妇女世界公祷日礼拜 “妇女在信仰中构建未来”[J].天风,2004(4):18-19.
-
4曹圣洁.妇女们要合理建言[J].天风,2004(3).
-
5颉起胜.中央政府对班禅世系敕封述论[J].西藏统一战线,2016,0(6):41-46.
-
6文摘[J].中国宗教,2006(6):62-63.
-
7董建新.潜意识的形成与作用[J].现代哲学,1995(4):81-83. 被引量:9
-
8蔡剑周.浅论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3):71-71.
-
9刘静.科学发展观对妇女权益保障的实践要求[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1X):21-24.
-
10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牧函——妇女的尊严与责任[J].中国天主教,1995,0(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