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景泰县已垦草原利用现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景泰县已垦草原利用现状、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景泰县已垦草原区域治理技术对策。
作者
梁其建
机构地区
景泰县世界银行畜牧综合发展项目管理办公室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Pratacultural Science
基金
全球环境基金项目(GEF)
关键词
已垦草原
现状
治理对策
景泰县
分类号
S812.8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作者简介
梁其建(1968-),女,甘肃景泰人。畜牧师,从事草地建设和保护技术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张自和.
对退耕还林还草有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
.草业科学,2003,20(11):7-10.
被引量:11
2
邸利,岳淑芳.
甘肃省坡耕地利用状况与退耕还林还草技术对策研究[J]
.草业科学,2003,20(11):32-35.
被引量:8
3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退耕还草与草地农业技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4
孙德成,张志英.
通辽地区已垦草原现状与退耕还草效果分析[J]
.草业科学,2005,22(3):65-6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毓堂.
试论国土生态治理与“以林为主”、“退耕还林”主导方针问题[J]
.草业科学,2003,20(11):1-6.
被引量:6
2
杨瑞珍,毕于运.
中国的耕地沙化及防止技术措施[J]
.中国沙漠,1996,16(1):37-42.
被引量:13
3
刘巽浩.退耕战略不要把草放在括号里[N].科技日报,2002-09-30.
4
高旺盛.加强北方沙尘源地区保护性农业的政策建议[N].科技日报,2002-10-31.
5
范富.哲理木沙地的成因及沙地草场的管理[J].草地与饲料,1987,2(4):32-32.
6
通辽市畜牧局.2004-2010通辽市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程计划[Z].通辽:通辽市畜牧局,2003—05..
7
李毅 邸利.甘肃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0,1(1):36-39.
8
黄豁,钞文.植树造林千万不能植"数"造"零"[N].科技日报,2002-09-03.
9
张自和,郭正刚.退耕还草与草地农业技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4.
10
张志强,孙成权,王学定,高峰,吴新年.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通报,1999,19(5):54-58.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0
1
马瑞,蒋志荣,王继和,魏怀东,丁峰,周兰萍.
基于GIS的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系统应用[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6):75-78.
被引量:1
2
岳淑芳,邸利,窦学诚,白云祥,舒永宏.
退耕还林还草是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主要途径[J]
.草业科学,2005,22(6):11-15.
被引量:6
3
晁德林.
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基本经验和措施初探[J]
.草业科学,2006,23(2):50-53.
被引量:8
4
骆进仁.
甘肃省退耕还草工程模式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58-60.
被引量:1
5
邸利,孙鹏举,李毅.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尺度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48-50.
被引量:4
6
张自和.
贵州治理石漠化发展生态畜牧业探索之路[J]
.草业科学,2006,23(8):63-67.
被引量:12
7
叶培麟,舒乃萍.
青海省海东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成果和措施探讨[J]
.草业科学,2006,23(9):24-27.
8
许中旗,赵盼茹,孙秀菊,李东胜,张旺林.
基于农户调查的退耕还林若干问题研究(Ⅰ)——以河北省丰宁县为例[J]
.河北林果研究,2007,22(2):161-164.
被引量:1
9
宋理明,马晓虹,魏永林,马宗泰,马扶林,王建民.
海北州天然草地退化沙化成因与对策 [J]
.草业科学,2009,26(7):186-190.
被引量:21
10
杨扬.
公共政策在治沙还草中导向功能的探讨——关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退牧还草”实施情况的考察[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3-89.
同被引文献
18
1
王秀红,申元村.
柴达木盆地耕地荒漠化及其防治[J]
.中国沙漠,2001,21(z1):43-47.
被引量:26
2
孙玉贤.
甘肃省防治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对策[J]
.社科纵横,2005,20(5):11-12.
被引量:3
3
师尚礼,柳小妮.
草地优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
.草原与草坪,2005,25(1):14-17.
被引量:15
4
孙祥.
草业在绿洲生态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优化体系建立的原理[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4):153-160.
被引量:4
5
杨鹏翼.
高台县草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
.甘肃农业,2005(12):99-99.
被引量:2
6
师尚礼,赵桂琴,姚拓.
农牧交错带特征分析与苜蓿燕麦种植区域的形成[J]
.草原与草坪,2005,25(6):17-20.
被引量:34
7
晁德林.
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基本经验和措施初探[J]
.草业科学,2006,23(2):50-53.
被引量:8
8
魏金平,王建宏.
遏制石羊河下游生态恶化的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1):26-29.
被引量:16
9
朱栋斌,罗富成,文际坤,钱庆.
西南地区农田主要种植草种及种植模式探讨[J]
.草原与草坪,2006,26(3):17-19.
被引量:1
10
贺访印,王继和,刘世增,方峨天,李亚.
河西地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81-485.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晁德林,张少平.
甘肃省草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草业科学,2008,25(3):93-96.
被引量:7
2
张少平,晁德林.
立草为业,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J]
.草原与草坪,2008,28(3):78-8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富忠,侯桂凤.
环县草畜产业现状[J]
.草业科学,2009,26(4):159-160.
被引量:9
2
宋芸,乔永刚,赵龙波.
串叶松香草染色体核型分析[J]
.草原与草坪,2009,29(5):20-22.
被引量:5
3
范君君,张良勇,钟方雷.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甘南州经济增长与人口特征分析[J]
.草业科学,2009,26(11):51-56.
被引量:6
4
王致萍,周文涛,张晓霞.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间作种植效益评估[J]
.草原与草坪,2009,29(6):62-65.
被引量:5
5
梁伟.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10,46(10):22-26.
被引量:9
6
佘永新,李晓忠,何冰梅,田发益,杨会强.
浅谈草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0,35(3):15-17.
被引量:1
7
王富裕,王顺霞,辛健,马泽,李进,马莉.
宁夏栽培草地发展现状调查[J]
.宁夏农林科技,2010,51(5):45-47.
8
张吉刚,杨德智.
庆阳市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畜牧兽医杂志,2014,33(1):22-24.
被引量:3
9
潘文杰,唐增.
甘肃省苜蓿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草业科学,2014,31(7):1395-1402.
被引量:10
1
朱明军.
对草原现状与保护建设的建议[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33(1):126-126.
被引量:2
2
薛永贵.
泽库县沙地沙化土地的成因、类型、分布及治理技术对策[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31(3):44-45.
被引量:1
3
邓波,洪绂曾,高洪文.
试述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J]
.草业学报,2004,13(1):1-8.
被引量:28
4
邓波,洪绂曾,高洪文.
草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方向——生态承载力[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5):507-512.
被引量:25
5
王召明.
草原区域荒漠化防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J]
.草原与草业,2017,29(1):1-5.
被引量:8
6
朱明军.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探究[J]
.农家致富顾问,2016,0(20):88-88.
7
胡安别克·卡克曼,苏俄拉·阿斯力别克.
有效探讨草原退化原因及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J]
.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4):101-102.
被引量:4
8
李梦娇,李政海,鲍雅静,张靖,刘丽,李卓玲.
呼伦贝尔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调控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16,38(2):72-78.
被引量:26
9
裴志永,周才平,欧阳华,杨文斌.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域碳估测[J]
.地理研究,2010,29(1):102-110.
被引量:80
10
李愈哲,樊江文,张良侠,翟俊,刘革非,李佳.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典型温性草原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以及生产力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3,22(1):1-9.
被引量:32
草业科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