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焦油沥青粘结剂的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 粘结剂用沥青种类炼铝和炭素工业中所用的粘结剂和浸渍沥青部是由煤焦油沥青制取的,其生产工艺有:直接蒸馏、减压水汽蒸馏和热聚合等方法,沥青产品有:硬质沥青、中温沥青、改质沥青和浸渍沥青等,表1、2、3列出了各种沥青产品的质量指标。
作者
赵贵臣
机构地区
冶金部大连进出口公司
出处
《燃料与化工》
1996年第1期37-38,共2页
Fuel & Chemical Processes
关键词
煤焦油
沥青
粘结剂
分类号
TQ522.65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2
1
陈晓霞,王力.
铸造用酚醛树脂粘结剂研究的进展[J]
.铸造,2005,54(4):320-324.
被引量:14
2
孙义诚.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M].,1996..
3
许斌 刘瑞周 等.-[J].炭素技术,1998,(4):41-41.
4
R. T. Lewis et al. Baden-Baden Abstract, 1986,28.
5
S. Compin,Fuel, 66,1552,1987.
6
吉炭赴日考察报告,1990.
7
翁雪鹤.炭素工艺与设备,1994,7.
8
孙义诚等.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
9
C. Dumitrescu et al. 1st international Cokemaking congress, 15.
10
许斌,刘瑞周等.炭素技术.待发表.
引证文献
3
1
许斌,薛改凤.
浸渍剂沥青[J]
.炭素,1998(4):39-42.
被引量:23
2
许斌.
浸渍剂沥青[J]
.炭素科技,1999,9(1):8-11.
被引量:4
3
刘嘉浩,曹俊,李程飞,杨建校.
沥青粘结剂对低阶煤基活性焦制备及性能的影响[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2(7):65-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刘子豪,邵雁,杨振,汪远,向浩.
沥青对活性焦强度及脱硫脱硝性能影响[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393-397.
2
宋发举,李铁虎,林起浪,周振中.
C/C复合材料用浸渍剂煤沥青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5,19(10):84-86.
被引量:3
3
任绍梅,熊杰明.
利用国标GB/T2293-1997测定低QI含量煤沥青的经验与体会[J]
.炭素,2008(2):44-46.
被引量:2
4
胡敏,樊慧芳,刘平,杨春燕.
炭材料生产用浸渍剂沥青的质量指标、制备和改性[J]
.炭素,2009(4):42-45.
被引量:2
5
吕春祥,凌立成,乔文明,刘朗.
两种煤沥青的浸渍性能分析[J]
.炭素技术,1999,18(3):1-4.
被引量:5
6
马文明,熊杰明,迟姚玲,葛明兰,贾中宝,彭晓希.
溶剂沉降法制备浸渍剂沥青[J]
.化工进展,2013,32(3):624-626.
被引量:11
7
何莹,郭明聪,高源,刘书林,陈雪.
炭材料专用浸渍剂沥青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炭素技术,2013,32(4):6-8.
被引量:6
8
侯科,赖仕全,高亮亮,周广明,岳莉,赵雪飞.
苯甲醛对煤焦油软沥青的聚合改性研究[J]
.炭素技术,2014,33(1):5-8.
9
巩前明,黄启忠,张福勤,黄伯云,陈腾飞.
炭/炭复合材料浸渍用沥青的性能分析[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31(6):536-539.
被引量:13
10
潘立慧,许斌,等.
粘结剂用煤沥青的发展状况[J]
.炭素科技,2001,11(1):12-23.
被引量:16
1
Collin,G,高晋生.
煤焦油沥青粘结剂的发展[J]
.燃料与化工,1991,22(6):300-304.
2
M.Yuposokhov,V.I.Sukhorukov,V.G.Nazarov,E.I.Andreikov,陈世读.
俄罗斯炼焦工业的现状及前景[J]
.燃料与化工,1998,29(5):264-265.
3
齐景丽,孔繁荣.
我国焦炉气化工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3,38(1):60-64.
被引量:22
4
Hatam,,郑明东.
石墨电极沥青粘结剂质量改进与调整[J]
.冶金科技译丛,1991(1):35-40.
5
李梅,张彦军,井红星.
中国目前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前景思考[J]
.价值工程,2016,35(16):183-185.
被引量:7
6
李俊璞,郭钢阳.
煤炭液化技术现状及前景研究[J]
.煤炭与化工,2016,39(10):57-58.
被引量:7
7
卢政法.
动力配煤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前景[J]
.中国科技成果,2003,4(3):24-25.
8
郭艳东.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当代化工研究,2016(12):80-81.
9
王东升,韩锦德,姜英.
浅析我国气化型煤技术现状及前景[J]
.煤质技术,2012,27(6):10-12.
被引量:8
10
张连明.
黑化集团公司低温焦油的开发利用[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2,2(2):55-55.
被引量:2
燃料与化工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