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八角茴香引种技术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生物学特性及其用途 八角茴香Illocium verum Hook.f.又名八角或大茴香,系木兰科。常绿乔木,树高15米以上.胸径30厘米,叶厚革质互生,例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全缘,叶长5~14厘米,宽3~5厘米,叶面有光泽且有透明油点,叶背有疏柔毛,叶柄较粗。花单生叶腋或顶部,多春花,少秋花,粉红至深红,花被覆瓦状排列7~12枚,蓇葖果聚合成轮环,呈八角海星状。原产广西西南,近几年福建中南有栽培,尤溪、沙县、宁北等县均从广西引进,经3~5年栽培试验成功。在海拨700~900米处育苗和造林均未见冻害.当年育苗均高22厘米,在海拨200米处用2年生苗(高50厘米)造林后,单株最大当年长高86厘米,平均长高50厘米。喜冬暖夏凉阴背风缓坡或山沟谷地的生态环境,要求年平均气温20~23℃,年雨量1200毫米以上,需适量光照。育苗须遮荫,5年开花,年花期两次,七八年进入盛果期,年可采果两次,主要采果期8~9月,果肥大红色,每株单产50~100公斤,可采集50年以上。晒、烤干后用蒸镏法提取精油,干果含油率8×10~2~12.5×10~2,鲜果含油率3×10^(-2)~5×10^(-2).鲜枝叶含油0.5×1O^(-2)~0.8×10^(-2)。主要成分为大茴香脑(香醚),含量达80×10~2以上,是我国传统出口主要香料之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1996年第3期36-37,共2页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4

  • 1钟文海.八角茴香综合开发工艺初探[J].生物质化学工程,1991,39(1):23-25. 被引量:1
  • 2刘培军,吴秉善.八角引种栽培[J].安徽林业,1998(4):20-20. 被引量:2
  • 3韦龙宾,刘毅.广西八角的主要栽培管理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69-4171. 被引量:10
  • 4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树木志·第一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488.
  • 5周伟忠.种植八角树的气象条件[J].广西气象,1985(1):42-43.
  • 6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 7孟中贵.四川引种八角成功【J].植物杂志,1993(2):16.
  • 8杨克湘.广西八角中心产区暨引种区考察报告【J】.赣南林业科技与经济(内部刊物),1985.
  • 9杨俊陶,陈炳林.八角抗冻性初步研究[J].经济林研究,1987,5(2):69-72.
  • 10八角引种有进展[J].植物杂志,1989(4):2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