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景德镇陶瓷》
2006年第1期3-4,共2页
Jingdezhen Ceramics
作者简介
邹乐,现为景德镇冉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03级硕士研究生
同被引文献22
-
1陈烈汉.论青花装饰艺术风格[J].景德镇陶瓷,1994,4(1):20-30. 被引量:6
-
2万志萍.服装设计对陶瓷设计的启示[J].景德镇陶瓷,1994,4(3):50-52. 被引量:1
-
3吴志辉,刘军.浅谈我国陶瓷设计的民族风格[J].中国陶瓷,1994,30(1):39-41. 被引量:1
-
4丁斌.青花瓷装饰艺术之美[J].上海艺术家,2005(2):56-57. 被引量:5
-
5龙德明.浅论陶瓷绘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J].景德镇陶瓷,2006,16(1):21-21. 被引量:3
-
6李德金等著.中华青花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
7熊廖著.中国陶瓷美术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
8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
9王嫚.新石器时代彩陶鱼纹装饰特征探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41-144. 被引量:4
-
10张文兵,闻袖君.浅谈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趋势[J].佛山陶瓷,2008,18(7):28-3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7
-
1徐旺贵.传统青花与现代青花装饰探析[J].中国陶瓷工业,2010,17(3):52-54. 被引量:2
-
2刘艳兵.论花鸟题材在现代青花装饰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5,0(9):110-111. 被引量:4
-
3梁艳.恬静姿色 雅致魅力——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艺术,2011(3):103-104.
-
4汪佳丽.论青花斗彩装饰艺术[J].景德镇陶瓷,2016,26(6):19-20. 被引量:2
-
5林飞飞.青花装饰艺术的形成及发展[J].丝路视野,2016,0(18):32-33.
-
6赵益君.论陶瓷艺术的塑形[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6):78-80.
-
7饶媛媛,刘莹.基于青花钴料差异性的青花瓷艺风格变迁探析[J].陶瓷,2020(11):47-48.
二级引证文献8
-
1韩如飞,张宇红.青花装饰符号研究与应用初探[J].中国陶瓷工业,2012,19(1):52-54. 被引量:1
-
2彭文君,鲁荷花.浅谈现代陶瓷青花装饰技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47(3):46-47. 被引量:2
-
3孙青.分析陶瓷青花装饰创作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8(18):152-152.
-
4伍亮.现代青花花鸟瓷画表现形式与发展策略探析[J].陶瓷研究,2020,35(5):131-133. 被引量:1
-
5孙珊珊.斗彩的创烧和当代青花斗彩创新探索[J].陶瓷,2021(7):60-62. 被引量:2
-
6王祖京.明末清初青花山水的隐逸思想探究[J].陶瓷研究,2022,37(3):136-138. 被引量:1
-
7李可荣.当代柴窑青花花鸟瓷画的特色与价值[J].陶瓷研究,2023,38(3):45-47.
-
8李可荣.当下景德镇柴窑青花瓷的烧制情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58(11):138-139.
-
1刘芳.苏州博物馆 以空间典藏时间[J].中国国家旅游,2012(1):68-73.
-
2葛明.大/小[J].建筑学报,2012(12):18-19. 被引量:1
-
3赵鹏程.基本功能的表达——对旧居住区环境改造的思考[J].园林,2016,33(7):42-45. 被引量:2
-
4冯镜明.俄罗斯的悖论[J].看世界,2013(14):77-79.
-
5最新专利[J].塑料,2008,37(2):103-103.
-
6汪学峰.九江石化加强检修现场HSE管理[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7,23(6):17-17.
-
7斯蒂格.L.安德森,孙一鹤.氛围:景观设计中的质量、感知与时间概念[J].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14,2(1):72-77. 被引量:4
-
8王青云.关于时间与空间——对隋建国2006年以来创作方式的再讨论[J].建筑知识,2011,31(12):122-127.
-
9姚臻.金枫路站:未来城市副中心入口[J].现代苏州,2012(11):27-27.
-
10傅雯娟.充分认识城市雕塑工作的重要性[J].城乡建设,20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