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06年第3期44-48,共5页
Children's Study
同被引文献9
-
1王红艳.新乡贤制度与农村基层治理:梁寨样本[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4):8-14. 被引量:20
-
2孙化显.民俗传承·乡情维系·乡村治理:地方戏曲的三重价值——以安徽池州傩戏艺术为例[J].四川戏剧,2020(10):97-101. 被引量:6
-
3张海荣.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治理的逻辑演进[J].人民论坛,2021(10):72-75. 被引量:14
-
4李清(文/图).杭州推动建设“五美”农村公路[J].中国公路,2023(8):69-69. 被引量:1
-
5赵秀玲.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村精神重建[J].学习与探索,2023(5):60-68. 被引量:4
-
6赵秀玲.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难度与治道变革[J].东吴学术,2023(4):53-62. 被引量:2
-
7李羚.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高质量发展及其思考[J].东吴学术,2023(4):69-77. 被引量:1
-
8吴俊杰,喻强,韦学究,王珍容,陈赟.体育赛事与民俗文化结合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以贵州省榕江“村超”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24,46(2):19-23. 被引量:11
-
9陈晨,韩丽.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下安徽民俗灯舞洋蛇灯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4(1):158-16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尚海燕.乡村振兴背景下群众声乐活动的实践路径探析——基于文化馆社会功能视角[J].艺术评鉴,2024(14):183-188.
-
2赵小波,吴昌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困境与路径[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9(5):119-128. 被引量:6
-
3刘翠玉,龙芊霏.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索——以河南省息县弯柳树村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2024(24):25-28.
-
4葛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观念、风险挑战与政策建议[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37(1):50-58. 被引量:2
-
5杜天昊.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23):173-177.
-
6陈洁.四个“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以四川尧坝古镇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24(3):212-214.
-
7张越,岳谦厚.乡村全面振兴:逻辑基础、现实困境与路径指引[J].经济纵横,2025(1):46-54. 被引量:6
-
8周东霖,吴静.让农家书屋成为文化风景线[J].村委主任,2025(2):244-247.
-
9徐子媛,叶迅荣,杨杰.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岭南广式传统木作家具发展路径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5,32(3):56-61.
-
10祁颖菲.社会工作何以助推农村妇女新内生式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3):187-198. 被引量:1
-
1杨秀珍.论就业市场要求下的高职人才培育观[J].学周刊(下旬),2013(6):12-13.
-
2赵石屏.孩子发展存在个别差异[J].家庭教育,2004(06A):40-41. 被引量:1
-
3赵娟.高职计算机专业“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2):103-104. 被引量:2
-
4徐家杰.函授教学论说[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1998,15(4):4-5. 被引量:1
-
5张建魁,李鹭芸.感天动地钱学森:父亲教他“生当有品”[J].环球人物,2009(31):24-25.
-
6张文佳.中职教育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29(32):69-71. 被引量:3
-
7田秀萍.科学发展景色新——2008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回眸[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8,6(4):7-9.
-
8黄隽,宋艳波,任永吉,张千宇.预选士官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继续教育,2015,29(8):71-73. 被引量:2
-
9冬凝.最强的母爱是唤醒孩子沉睡的力量[J].启迪与智慧(上),2016,0(6):18-20.
-
10周青.现代企业培训理念对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12(3):50-52.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