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界定为“定性与思辨”、“定量与实证”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最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依据统计结果,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反思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重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四条建议。
作者
胡来林
安玉洁
机构地区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7,38,共5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法
定性与思辨
定量与实证
回顾与反思
分类号
G4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18
同被引文献
301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34
参考文献
9
1
徐晓东.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03,24(9):9-14.
被引量:44
2
[美]梅雷迪斯.D.高尔 沃尔特.R.博格 乔伊斯.P.高尔 许庆豫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六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6-30.
3
David H. Jonasse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Second Edition)[M]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 Publishers 2004.1009-1131.
4
徐辉,季诚钧.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15.
被引量:153
5
郑日昌,崔丽霞.
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研究,2001,22(6):17-21.
被引量:83
6
罗永祥.
AECT’94定义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以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04(5):14-18.
被引量:9
7
程连.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6(5):23-24.
被引量:3
8
李文光,张文兰,何克抗.
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0):26-30.
被引量:25
9
沙景荣,王林,黄荣怀.
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研究的导向作用[J]
.中国电化教育,2004(9):22-25.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李永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北师大博士论文[M].,1999..
2
[日]赤崛侃司(2001).教育工学研究的框架和特征[A].网络时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A]..教育技术论坛2001论文集[C].华南师大,..
3
何克抗(1998).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深化教育改革[DB/0L].http://www.nrcce.corn/Expert/HEKK/LunXianDaiJiaoYuJiShuYuJiaoYuShengHua.htm,.
4
刘美风 何克抗 张建伟 等..http://www.etc.edu.cn,.
5
[日]向後千春(2001).Post Modem Age中教育技术学体系化综合研究[A]..(文部科学省科研经费,代表者岗本敏雄)报告书[C].日本东京,..
6
[日]永野和男(2001).网络时代教育工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A].网络的内容与时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A]..教育技术论坛2001论文集[C].华南师大,..
7
[日]Gergen K.J.杉万俊夫等译.另一个社会心理学[M].日本京都:中西屋书店,1998..
8
[日]Reeves B Nass C 细马宏通译.为什么人们把计算机作为人来看待[M].日本东京:翔泳社,2001..
9
黄荣怀.中国大陆教育技术学现状与趋势.教育研究,2003,(12):16-20.
10
贾恩玉.SPSSforWindows10,0科研统计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68.
共引文献
318
1
周倩雯,林兴发.
网络媒介下的意识形态研究现状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1(5):10-13.
2
田振华,毛亚庆.
作为定性研究方法的影像传声:理论与实践——兼论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性超越[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4):32-37.
3
杜华,顾小清.
教育技术学理论五问——兼论教育技术学之于教育学理论建构的贡献[J]
.教育研究,2020,0(1):148-159.
被引量:22
4
秦颖,王东阳.
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8(S1):55-55.
5
叶良明.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传播学与教育技术学的比较研究设想[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12-15.
被引量:3
6
闫志明.
学习与媒体关系大辩论:不同范式下的对话[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3):34-38.
被引量:5
7
施勇,朱永海.
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的效益研究[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4):20-23.
8
田虎伟.
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涵义的再思考[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1-4.
被引量:5
9
杨跃.
试论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兼与“整合观”商榷[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19(2):14-19.
被引量:7
10
杨磊.
关于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
.科技风,2009(22):46-47.
同被引文献
301
1
蔡建东.
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55-58.
被引量:3
2
徐辉富.
教育现象学及其研究步骤[J]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32-39.
被引量:17
3
丁兴富.
远程教育经济学概述及其国外主要研究成果——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一)[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13(1):12-17.
被引量:8
4
袁德润.
从“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视角[J]
.现代教育论丛,2008(3):2-6.
被引量:4
5
林定夷.
科学理论的结构[J]
.哲学研究,1999(6):72-81.
被引量:11
6
郭本禹,郭德侠.
实证主义与心理学方法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4):75-80.
被引量:16
7
卜卫.
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
.国际新闻界,1997,19(4):56-60.
被引量:90
8
谢兰荣.
试论“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其方法论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5):1-5.
被引量:14
9
吴岱明.
科学研究方法学初探[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7,41(3):43-48.
被引量:1
10
林定夷.
科学理论的特点与结构[J]
.求索,1989(5):43-4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6
1
王再宙,齐曹,张春香.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8):74-80.
被引量:3
2
朱薇,李保强.
我国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CNKI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1):140-147.
被引量:3
3
高洁,马启龙,王静.
Wiki的传播特征及教育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2):64-67.
被引量:10
4
周跃良,张燕,杨雪萍.
国内外教育技术应用实证研究的比较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4):71-74.
被引量:4
5
晏青青,王全彪,王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究——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博士论文的元分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5):136-138.
6
朱书强,刘明祥.
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基于2005—2007年教育技术学五刊的统计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8):32-36.
被引量:17
7
刘斌,张文兰.
对当前教育技术学多元化研究范式的思考——兼论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意义[J]
.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50-55.
被引量:7
8
姚巧红,于晶双,徐冲.
教育技术研究范式述评[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6):64-67.
被引量:5
9
舒存叶.
调查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分析——基于2000—2009年教育技术学两刊的统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9):76-80.
被引量:6
10
舒存叶.
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改革与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4):48-5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34
1
饶斌,谢勇旗.
近20年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研究可视化分析——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J]
.教育科学论坛,2024(15):64-71.
被引量:2
2
吴刚平,陈华,徐晨盈,赵晓雨.
校本课程开发20年[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3-18.
被引量:20
3
王杰,朱军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的理据、模式与挑战[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3(1):1-14.
4
邹德军.
职业院校开展地方民族教育的探索——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粤商文化》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5):147-149.
被引量:1
5
李梅.
Moodle平台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铜仁学院英语专业听说一体化教学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3-124.
被引量:1
6
李伟涛.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方法的探讨[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2(4):6-10.
被引量:2
7
朱书强,刘明祥.
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基于2005—2007年教育技术学五刊的统计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8):32-36.
被引量:17
8
鲁思聪,刘冬,马发辉.
Wiki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理论分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0(8):81-83.
9
欧阳明,杨维,饶钦焕.
复杂性视野下的教学系统设计范式[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7):8-11.
10
徐娟,李成琳,商祥积.
“纪念中国电化教育70周年座谈会”后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现状分析[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7):72-74.
1
傅四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1(2):56-58.
被引量:110
2
田虎伟.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8(4):28-32.
被引量:13
3
张进良.
信息化环境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探索[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53-56.
被引量:9
4
王凤蕊,王文宏.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1):59-61.
被引量:6
5
金亚文.
实证性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音乐教育论文选题与写作(十二)[J]
.中国音乐教育,2008(6):43-47.
6
李阳.
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探讨[J]
.才智,2014,0(19):181-181.
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高级研讨班征文启事[J]
.中国电化教育,2004(8):20-20.
8
董艳丽.
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科中的运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形成的一个途径[J]
.考试周刊,2007(2):28-29.
被引量:2
9
李子运.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祛魅与方法论阐释[J]
.电化教育研究,2015,36(3):17-21.
被引量:9
10
宋雪雪,尹红敏.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问题及建议——基于173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J]
.科教文汇,2013(8):27-27.
电化教育研究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