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黏性泥沙絮凝体结构观测与分形维数估算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液氮冷冻升华方法制备黏性泥沙絮凝体标本。实验分析指出:采用体视镜观察絮凝体的图像具有较好的立体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获得絮凝体水平分层断面图像;引用分形集的横切面理论,可以得到黏性泥沙在三维空间的分形维数。
作者
李富根
熊祥忠
赵明
杨铁笙
机构地区
水利部建设管理司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2,50,共3页
Yellow River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9003)
关键词
黏性泥沙
絮凝
激光共聚焦
分形
分类号
P3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作者简介
李富根(1981-),男,河南镇平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河流动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13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10
1
杨铁笙,熊祥忠,詹秀玲,杨美卿.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研究概述[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3(2):65-77.
被引量:74
2
杨美卿.细泥沙絮凝的微观结构[J].泥沙研究,1986,(3):73-78.
3
Kunsong Ma,Alain C Pierre. Clay sediment - structure formarion in aqueous kanlinite suspensions [ J ].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1999, (4).
4
Pierre A C, Ma K S. DLVO theory and clay aggregate architectures formed with AICI3 [ J ]. J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1999, (19).
5
王松,戴庆平,洪建民,严晓虎,程时.
冰冻升华极稀溶液制备的iPS超细粉末结晶的结构与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19(9):1526-1528.
被引量:2
6
Bremer L G B, Bijsterbosch B H, Walstra P , et al. 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fractal structure of particle gels[J]. 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1993, (46).
7
徐永福,孙婉莹,吴正根.
我国膨胀土的分形结构的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1):18-23.
被引量:37
8
李泳,陈晓清,胡凯衡,何淑芬.
泥石流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J]
.地理学报,2005,60(3):495-502.
被引量:26
9
李冬梅,谭万春,黄明珠,金同轨.
絮凝体的分形特性研究[J]
.给水排水,2004,30(5):5-10.
被引量:14
10
李冬梅,金同轨,谭万春,梅胜,王和平.
黄河泥沙架桥絮凝聚集体的分形[J]
.泥沙研究,2005,30(1):73-7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46
1
关许为,陈英祖.
长江口泥沙絮凝静水沉降动力学模式的试验研究[J]
.海洋工程,1995,13(1):46-50.
被引量:24
2
王保栋.
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作用[J]
.黄渤海海洋,1994,12(1):71-76.
被引量:21
3
刘毅.
温度对粘性泥沙的沉速及淤积的影响[J]
.水利水电快报,1994,15(13):21-24.
被引量:6
4
张德茹,梁志勇.
不均匀细颗粒泥沙粒径对絮凝的影响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4(1):11-17.
被引量:30
5
蒋国俊,张志忠.
长江口阳离子浓度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J]
.海洋学报,1995,17(1):76-82.
被引量:42
6
关许为,陈英祖,杜心慧.
长江口絮凝机理的试验研究[J]
.水利学报,1996,28(6):70-74.
被引量:42
7
杨美卿 钱宁.紊动对细泥沙浆液絮凝结构的影响[J].水利学报,1986,(8):21-30.
8
黄建维.粘性泥沙在静水中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81,(2):30-39.
9
常青 傅金镒 等.絮凝原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205-212.
10
严镜海.潮汐水流中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初步探讨[J].泥沙研究,1988,(4):10-22.
共引文献
154
1
柴朝晖,杨国录,陈萌,余明辉.
黏性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模拟[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44(S1):48-53.
被引量:7
2
孙宝仁.
依兰气化厂易泥化煤泥水性质与絮凝处理[J]
.煤炭技术,2015,34(6):272-274.
被引量:1
3
张惠敏.
论提高人的文明水平[J]
.前进,2002(10):48-48.
4
张少文,王文圣,丁晶,常福宣.
分形理论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J]
.水科学进展,2005,16(1):141-146.
被引量:65
5
金文,王道增.
PIV直接测量泥沙沉速试验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20(1):19-23.
被引量:14
6
傅鹤林,李亮,李磊.
膨胀土结构分形特征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18(1):1-5.
被引量:9
7
程江,何青,王元叶.
利用LISST观测絮凝体粒径、有效密度和沉速的垂线分布[J]
.泥沙研究,2005,30(1):33-39.
被引量:49
8
李冬梅,金同轨,谭万春,梅胜,王和平.
黄河泥沙架桥絮凝聚集体的分形[J]
.泥沙研究,2005,30(1):73-78.
被引量:4
9
刘志祥,李夕兵.
尾砂分形级配与胶结强度的知识库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0):1789-1793.
被引量:34
10
刘志祥,李夕兵.
尾砂级配的混沌优化[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4):683-688.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30
1
张金凤,张庆河.
黏性泥沙不等速沉降絮凝的格子Boltzmann模拟[J]
.水利学报,2009,39(4):385-390.
被引量:14
2
郭玲,武海顺,金志浩.
电解质对细颗粒泥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3):67-71.
被引量:7
3
姚胜初,周海,赵龙保,蒋国俊,张志忠,张景明.
细颗粒泥沙试验用折返式直水槽的研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8(10):1343-1349.
被引量:3
4
金文,王道增.
PIV直接测量泥沙沉速试验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20(1):19-23.
被引量:14
5
张德茹,梁志勇.
不均匀细颗粒泥沙粒径对絮凝的影响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4(1):11-17.
被引量:30
6
程江,何青,王元叶.
利用LISST观测絮凝体粒径、有效密度和沉速的垂线分布[J]
.泥沙研究,2005,30(1):33-39.
被引量:49
7
张庆河,张娜,胡嵋,顾明,李进军.
黄骅港泥沙静水沉降特性研究[J]
.港工技术,2005,42(1):1-4.
被引量:9
8
蒋国俊,张志忠.
长江口阳离子浓度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J]
.海洋学报,1995,17(1):76-82.
被引量:42
9
赵龙保.
流动盐水中细颗粒粘性泥沙的沉降速度[J]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3):298-305.
被引量:7
10
杨铁笙,李富根,梁朝皇.
粘性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生长的计算机模拟[J]
.泥沙研究,2005,30(4):14-2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8
1
郭帅杰,张福海,游波,杨立国.
泥浆浊液面沉速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J]
.人民黄河,2011,33(7):48-50.
被引量:2
2
王慧,赵洋,李晓克.
考虑流固耦合的箱形倒虹吸动力特性研究[J]
.人民黄河,2011,33(7):135-137.
被引量:1
3
柴朝晖,杨国录,陈萌.
基于SEM图像的细颗粒泥沙絮体3维分形研究及其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44(1):88-92.
被引量:7
4
杨铁笙,赵明.
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发育时空过程的数值模拟[J]
.水利学报,2015,46(11):1312-1320.
被引量:8
5
王晓东,许刚刚,朱世彬,武博强,袁克阔.
黄土和风积砂为骨料的高浓度胶结材料流变特性研究[J]
.煤矿安全,2017,48(12):57-62.
被引量:11
6
周苏芬,黄志文,邬年华,王志超.
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研究浅析[J]
.江西水利科技,2021,47(2):94-100.
7
苏敏,唐弘楠,刘志成,姚鹏.
级配和含盐度对钾长石质粉砂的静水沉降影响试验研究[J]
.泥沙研究,2024,49(3):25-32.
8
刘俊秀,吉祖稳,王党伟.
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验研究综述[J]
.泥沙研究,2019,44(2):63-68.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张炜超,孙昱,郭安宁,任浩.
大型倒虹吸进口渐变段结构三维动力响应分析[J]
.人民长江,2019,0(S02):114-118.
被引量:1
2
李鹏飞,曹晓凡,唐胜利,周阳,尚慧.
矿用黄土、风积砂充填材料性能试验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503-510.
被引量:4
3
李迪,陈垚,张彩,袁绍春,陈浬.
细颗粒泥沙絮凝对泥沙内源磷迁移转化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3):66-73.
被引量:3
4
柴朝晖,杨国录,王茜,余明辉.
紊流对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影响[J]
.水科学进展,2012,23(6):808-814.
被引量:14
5
刘凤和,李二娜,李丽,岳莲.
基于SEM图像处理法的冻干马铃薯内部孔隙率表征[J]
.干燥技术与设备,2013,11(4):51-56.
被引量:2
6
范杨臻,杨国录,陆晶,刘林双.
电离作用下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数值模拟[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2):103-108.
被引量:5
7
柴朝晖,李昊洁,王茜,杨国录,刘同宦.
黏性泥沙絮凝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33(2):1-9.
被引量:14
8
柴朝晖,方红卫,姚仕明,王茜.
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再悬浮运动过程数学模型研究[J]
.水利学报,2016,47(12):1540-1547.
被引量:10
9
李楠,王天亮,徐昌,吴泽,王海航,程博远.
反复冻融作用下粉质黏土的微观分形特征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7,61(10):48-52.
被引量:8
10
李旺,祖波,李振亮,王军.
黏性泥沙絮凝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人民珠江,2018,39(2):8-13.
被引量:3
1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6期论文导读[J]
.海洋科学,2012,36(3):127-128.
被引量:1
2
曾锦光,舒雅琴,钟勇,王春梅.
地球物理资料预测油气的分形方法[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4,16(4):345-352.
被引量:11
3
吴永栓,曹辉,俞建宝.
分形理论在高精度重力油气检测中的应用[J]
.石油物探,1997,36(4):77-84.
被引量:4
4
张妮妮,刘洛夫,苏天喜,戴琦雯,赵园园.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沉积学报,2015,33(1):160-169.
被引量:30
5
邵红梅,毛庆云,姜洪启,王成.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J]
.天然气工业,2006,26(6):29-32.
被引量:39
6
宋国炜,詹义正,陆晶,黄长伟,刘金阳.
岸坡稳定分析中休止角的运用[J]
.人民黄河,2008,30(8):23-25.
被引量:3
7
向荣,方文东,鲁远征,黄孝荣,周生启.
2014年9月南海西部冷涡及东向急流三维结构观测[J]
.热带海洋学报,2015,34(6):1-10.
被引量:2
8
林杞,王家生,卜庆涛,李超,林荣骁,孙飞,张卫坤.
海洋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研究的体视镜挑选与铬还原处理方法对比——来自南海北部陆坡Site 4B站位的研究[J]
.沉积学报,2014,32(6):1052-1059.
被引量:1
9
发现新型γ射线源[J]
.天文爱好者,2005(8):27-27.
10
王爱军,叶翔,陈坚.
罗源湾海岸盐沼悬沙粒度及沉降速率的观测和分析[J]
.海洋学报,2009,31(2):165-174.
被引量:3
人民黄河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