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
被引量:
18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针对大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现实,本文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了婚姻家庭问题对于青年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并将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特定的“重大事件”来探讨其对农村青年的婚姻家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农村外出打工青年婚姻家庭现象的若干议题。
作者
风笑天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
婚姻
家庭
分类号
D43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1547
引证文献
187
二级引证文献
1137
参考文献
5
1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A]..《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
刘芳.
近年来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综述[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120-124.
被引量:36
3
风笑天,王小璐.
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3(4):18-23.
被引量:50
4
白南生.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A].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郑传贵.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J]
.理论前沿,2004(5):15-16.
被引量:24
2
魏宏歆.
农民工违法犯罪之角色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6):78-82.
被引量:8
3
唐斌.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S1):36-38.
被引量:115
4
蓝春娣,任保平.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2004(5):106-111.
被引量:63
5
郑功成.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22-24.
被引量:491
6
农民工回流与乡村发展——对山东省桓台县10村737名回乡农民工的调查“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课题组[J]
.中国农村经济,1999(10):63-67.
被引量:42
7
马德峰,雷洪.
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
.浙江学刊,2000(5):40-43.
被引量:23
8
朱镜德.
有效乡-城迁移与经济发展[J]
.人口学刊,2002,24(2):13-16.
被引量:5
9
蔡志海.
制度变迁中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其未来命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4):14-18.
被引量:25
10
李强.
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1(4):64-76.
被引量:162
共引文献
88
1
朱晓霞,陈坤.
关于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生存和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2):111-113.
被引量:2
2
张智勇.
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根源[J]
.农村经济,2005(4):123-127.
被引量:54
3
风笑天.
走进“围城”的独生子女:概念、规模与质疑[J]
.江苏社会科学,2005(3):199-204.
被引量:22
4
风笑天.
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J]
.教育研究,2005,26(10):28-34.
被引量:37
5
范成杰.
城市居民个人背景与其职业适应性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5):13-18.
被引量:2
6
范成杰.
城市居民个人背景与职业适应性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J]
.社会,2006,26(1):98-111.
被引量:19
7
风笑天.
城市在职青年的婚姻期望与婚姻实践[J]
.青年研究,2006(2):12-19.
被引量:22
8
明国正,马瑞丽.
从人权法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性问题[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4(1):63-66.
被引量:4
9
风笑天.
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J]
.理论月刊,2006(4):5-10.
被引量:57
10
李英东,石红溶.
进城农民工的困境与城市政府政策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6(3):56-5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547
1
戚聿东,刘翠花.
数字经济背景下流动人口工时健康差异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21(1):50-63.
被引量:14
2
翟振武,刘雯莉.
中国人真的都不结婚了吗——从队列的视角看中国人的结婚和不婚[J]
.探索与争鸣,2020,0(2):122-130.
被引量:47
3
段成荣,吕利丹,王涵,谢东虹.
从乡土中国到迁徙中国:再论中国人口迁移转变[J]
.人口研究,2020,44(1):19-25.
被引量:75
4
吕利丹,阎芳,赵翔宇.
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J]
.青年研究,2021(1):26-39.
被引量:6
5
许传新,许若兰.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7(5):39-44.
被引量:66
6
厉云飞.
城市化进程中新居民婚恋观的心理引导[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6):29-32.
被引量:1
7
孙秀娟.
农民工上向社会流动空间分析[J]
.人口学刊,2007,29(4):40-43.
被引量:5
8
钱胜,王文霞,王瑶.
232名河南省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59-461.
被引量:38
9
侯西安,孙伟.
农民工文化价值观市民化现状及其实现途径——以福州、厦门、泉州农民工问题为例[J]
.唐都学刊,2008,24(3):37-42.
被引量:8
10
杨华.
农村婚姻市场中的结构性因素——基于湘南水村“光棍汉”的调查[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7-9.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87
1
杨柳婷,王文昌.
乡村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农村青年婚恋教育[J]
.文化学刊,2021(1):147-149.
被引量:1
2
李继萍.
人口流动对族际通婚的影响——以大理州白塔村为例[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1):67-70.
被引量:4
3
袁兴意.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综述[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62-66.
被引量:2
4
曹锐.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模式初探[J]
.南方人口,2010,25(5):53-59.
被引量:29
5
陆淑珍.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外来人口婚姻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珠三角某地区为例[J]
.南方人口,2010,25(5):60-64.
被引量:7
6
苏莉莉.
进城女青年面临的单身问题个案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2):18-21.
被引量:2
7
崔燕珍.
农村人口外出流动对当地婚嫁行为的影响——以崔村的个案研究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57-60.
被引量:23
8
苏红.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婚姻研究 结构、关系、家族和文化[J]
.社会,2007,27(2):135-146.
被引量:5
9
欧阳林舟.
农村打工青年“速婚”现象的思考[J]
.湘潮,2007(01X):21-22.
被引量:2
10
贺飞.
转型期青年农民工婚恋观念和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
.青年研究,2007(4):42-48.
被引量:49
二级引证文献
1137
1
胡荣,莫思凡.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的社会比较与风险感知[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103-116.
被引量:2
2
李付雷.
论彩礼的功能转化与规则重构[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1):68-78.
被引量:20
3
任远,郝立.
人口流动过程中离婚风险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21(2):64-75.
被引量:7
4
赖志杰.
后脱贫时代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贫困治理——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2):137-149.
被引量:1
5
吕伟.
女性农民工传播研究的特点与未来[J]
.新闻传播,2022(18):4-6.
6
丁晓妮.
地方乡土性别观念的具象表达——以《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中的汉族歌谣为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6):10-17.
被引量:1
7
唐靖奕.
主观社会阶层流动对城市男女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基于2015年CGSS调查数据[J]
.西部发展研究,2021(1):158-171.
8
朱迪,王卡.
网约配送员的社会认同研究——兼论“新服务工人”的兴起[J]
.山东社会科学,2021(5):83-92.
被引量:14
9
牟敏娜.
作为“保证金”的彩礼:婚姻契约视角下的江西农村彩礼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78-89.
被引量:8
10
尹秋玲.
个体解绑:农村自由恋爱式早婚兴起——基于西南C村的田野调研[J]
.当代青年研究,2023(2):27-37.
被引量:4
1
梁杰辉,朱烟红(指导教师).
“开关”家庭的琐事[J]
.快乐作文(高年级版),2012(7):25-25.
2
老树.
“啃老族”,谁之过[J]
.老友,2013(5):10-12.
3
张丽彤.
代际关系的变动与农村空巢家庭养老[J]
.青年与社会(下),2013(12):284-284.
4
李虹,徐新为.
关注空巢家庭,完善养老、托老体系[J]
.前进论坛,2008(2):64-64.
5
何峰.
探析新生代农民工跨省婚姻[J]
.全国商情,2011(8X):57-58.
6
吴骐.
也谈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3):55-59.
被引量:1
7
王振华.
对中国独子、无子家庭现象的评析[J]
.南方论丛,2011,0(2):62-66.
8
方锐.
中国空巢老人问题研究[J]
.长江丛刊,2016(22):133-133.
9
陈少君,李顺来.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不容乐观——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调查与思考[J]
.武汉学刊,2009,0(4):53-56.
被引量:4
10
吴忠民.
发展的意蕴[J]
.社会科学研究,1991(5):48-54.
被引量:4
人口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