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畜牧兽医》
2006年第1期11-12,共2页
Zhejiang Journal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参考文献6
1 张和平.新型功能性乳制品--免疫乳[A]..中国乳业青年科技工作者论文集[C].重庆,1997年..
2 Petersen M E,Campbell B.Use of protective principles in milk and colostrums in prevention of disease in man and animals[J].lancet.1995.70:495-498.
3 Levieux.D.and Ollier.A.Bovine immunoglobulin G,lactogloulin,lactalobumin and serum albumin in colostrums and milk during early postpartum period.[J].Dairy Res,1999,66:421 -430.
4 Korhenon H.,Syvaoja E.L,Aholaluttiba H.et al.Bacteri cidal effect of bovine normal and immune serun,colostrums and milk against[J].Helicoloacter pylori,J.Appl.Bacterology,1995,78:655-662.
5 王春凤,杨雨江,何昭阳.抗人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免疫乳持续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0,21(5):42-43. 被引量:9
6 何梦辉,王春凤.奶牛乳和血中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抗体检测比较[J] .中国奶牛,2000(2):19-2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9
1 Lagrange V,中国乳品工业,1999年,27卷,8期,32页
2 殷震,兽医簿学(第2版),1997年,343页
3 王世若,现代动物免疫学,1996年,354页
4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1980年,45页
5 金世林,生物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6 张和平,殷文政,王和平,韩润林,李立民,孙天松.免疫乳及其制品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1997,25(5):13-14. 被引量:36
7 张和平,殷文政,王和平,韩润林,李立民,孙天松.免疫乳及其制品研究(续)[J] .中国乳品工业,1997,25(6):15-25. 被引量:20
8 曹劲松,王晓琴.牛初乳功能食品的开发现状和前景[J] .食品科学,1999,20(5):14-17. 被引量:42
9 陈永福.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和前景[J] .生物技术通报,1997,13(3):1-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11
1 江青东,王艳玲,杨国宇,吴玉臣.免疫乳研究概述和最新研究进展[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10):1-3. 被引量:3
2 王艳玲,李留安,杨国宇,许兰菊,李宏基,吴玉臣.免疫乳及血液中抗大肠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4):384-386.
3 谢秉锵,解冠华,陈红兵.水牛奶乳制品深加工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07,32(7):9-12. 被引量:9
4 曹竹婷,杨少华,杨宏军,高运东,王长法,简子健,仲跻峰.检测牛轮状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31(3):213-216. 被引量:13
5 李留安,王月影,王艳玲,杨国宇,李宏基,许兰菊.免疫乳及血液中抗痢疾志贺氏菌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5-1856.
6 李留安,王月影,王艳玲,杨国宇,李宏基,许兰菊.免疫乳及血液中抗伤寒沙门菌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7):117-118.
7 张曦予,李全阳.广西水牛乳研究与开发现状概述[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21,44(3):55-59. 被引量:6
8 胡羽飏,马龙刚,付琪,许静漪,段禹交,黄思琪,周月玲,郭刚,张震,王雅春.奶牛牛奶和血液尿素氮含量群体规律及回归关系的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23,59(6):108-113.
9 岳惠芬,唐东平,杨炳壮,王士长,贺海平,卓家同,杨小淦.水牛、奶牛免疫抗体规律的研究[J] .草食家畜,2002(4):52-55.
10 唐东平,杨炳壮,岳惠芬,王士长,贺海平,卓永同,杨小淦.水牛免疫乳抑菌试验[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0(1):27-2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6
1 杜凌,孟令洁,苏米亚.婴儿配方奶粉中IgG的测定方法[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4,27(3):102-105. 被引量:6
2 李莉.牛初乳素产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及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04,15(3):68-69. 被引量:6
3 刘艳芬,邹淑当,黄保,戴小瑜.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J] .中国草食动物,2004,24(6):13-14. 被引量:5
4 郭鸰,姜瞻梅,刘恩照,霍贵成.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牛奶中的免疫球蛋白[J] .中国食品学报,2004,4(4):75-77. 被引量:3
5 何梅龄,郑玉才,金素钰,吕程,司晓辉.牛初乳免疫球蛋白体外胰蛋白酶消化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5):761-765. 被引量:6
6 马燕芬,陈志伟,陈凯.牛初乳中常规成分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1):22-23. 被引量:12
7 宋宏新,梁萍.牛初乳的营养保健与产品质量控制[J] .中国乳品工业,2006,34(3):32-34. 被引量:10
8 刘春龙,李忠秋.免疫胶体金法和免疫单扩散法检测牛初乳中IgG含量的比较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4):458-461. 被引量:10
9 王茜,丁晓静,王心宇,王广增.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G[J] .分析化学,2006,34(8):1161-1164. 被引量:20
10 裴晓言,顾名夏,黄鹤,徐兰,周博达,吴栗洋,康佳蕊,王宁,王月丹.牛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与健康的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3):418-421.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5
1 王淼,薛巧如,姚敏菲,谢正福.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gG[J] .今日药学,2010,20(4):31-33. 被引量:3
2 王淼,薛巧如,姚敏菲,谢正福.测定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的三种方法比较[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6):517-520. 被引量:4
3 付辑光,高艳霞,李妍,李秋凤,曹玉凤,张秀江,李建国.饲粮铜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8,30(8):3005-3016. 被引量:12
4 孟凡伟,张悦,田胜男,孙崇思,胡秋实,王晓芳,周蕾.基于上转发光和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的牛免疫球蛋白G检测方法的研究与评价[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23):58-63.
5 希尔艾力·阿不力克木,德力拜尔·木拉提,张佳怡,孟研,阿得力江·吾斯曼,刘丹丹,郭庆勇,赛福丁·阿不拉.若羌红枣多糖铜螯合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检测[J] .畜牧与兽医,2024,56(11):63-71.
1 生物学[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4,10(9):78-109.
2 刘向萍,Yoshinori Mine,Jennifer Kovacs-Nolan.前景广阔的鸡蛋生物活性物质[J] .中国家禽,2004,26(14):43-48. 被引量:7
3 动物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J] .生物技术通报,1992,8(10):45-50.
4 陈海学.抗体是先进入血浆,还是先进入组织液[J] .中学生物学,2012,28(2):6-6.
5 李国强,庞广昌,凌雪萍.免疫乳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2(4):24-30. 被引量:1
6 杨光,王加启,哈斯额尔敦,赵圣国,刘开朗,卜登攀.牛乳中分泌型IgA的合成机理及提高技术[J]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8):103-107. 被引量:4
7 晴天.功能性饮料好喝要少喝[J] .新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2013(3):56-58.
8 张和平,骆承痒.免疫乳研究及开发进展[J] .中国乳业,2001(8):4-6. 被引量:2
9 宋雯.一天中的人体功能[J] .中国保健食品,2006,19(6):85-85.
10 刘军.科学家发现氧化氮起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J] .世界经济科技,1991(43):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