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及管理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生体育社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其发展推动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和引导,使学校群体活动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作者
孙曰早
汪家军
机构地区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徐州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1,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学生体育社团
作用
管理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孙曰早,男,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管理; 汪家军,男,徐州师范大学团委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管理。(江苏徐州221116)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6
1
陈华东,钞飞侠,陆光平.
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03(2):85-86.
被引量:24
2
闻扬,杜力萍.
体育社团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作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38-40.
被引量:70
3
刘湘洪,林耀.
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社团建设[J]
.热带生物学报,1998(1):61-63.
被引量:3
4
王向东,李梦义,马宝玲,茹洪利.
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及管理[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4):73-74.
被引量:44
5
乔梁.
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J]
.体育文化导刊,2003(4):56-57.
被引量:29
6
张红坚.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117-119.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邹师.
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1,22(3):56-59.
被引量:68
2
[2]孙汉超,等.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
马华宪,尹维英,张大庆.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迎接知识经济到来[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1):66-67.
被引量:5
4
张柏齐.
浅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点认识[J]
.农业科技管理,2000,19(1):48-49.
被引量:8
5
冯寿海.
试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方式与管理[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19-20.
被引量:18
6
刘志敏.
普通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J]
.体育学刊,2003,10(2):78-80.
被引量:77
共引文献
177
1
张成明.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特征及发展现状——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12):101-102.
被引量:1
2
郑传锋,张茜,王威.
太原市小学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朝阳街小学为例[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9):87-88.
被引量:1
3
吴敏,王东升.
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82-86.
被引量:47
4
李少杰.
关于创建高校武术俱乐部的思考[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10):63-65.
被引量:2
5
曹钰.
从“牛剑之争”论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与构建[J]
.文教资料,2006(17):26-27.
6
孙开宏,蒋圣林.
校园体育文化与人的现代化[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2):79-81.
7
耿志民,张环,白劲松.
中学生体育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
.知识经济,2008(8):137-138.
8
陈恒兴,刘春.
云南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J]
.思想战线,2010,36(S1):415-417.
被引量:1
9
潘艳.
梧州市职业学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J]
.搏击(体育论坛),2013,5(10):21-22.
10
周海锋,罗超.
南昌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
.幸福家庭,2009(8):8-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4
1
吴敏,王东升.
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82-86.
被引量:47
2
王向东,李梦义,马宝玲,茹洪利.
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及管理[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4):73-74.
被引量:44
3
梁俊雄,李志强,许仲槐.
粤澳地区体育社团组织要素研究[J]
.体育科学,1999,19(1):14-17.
被引量:9
4
支建明,李旺华,许仲槐,王常青.
澳门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功能研究[J]
.体育科学,1999,19(5):6-8.
被引量:16
5
梁俊雄,刘国强,许仲槐.
粤港澳三地区体育社团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1):9-13.
被引量:17
6
黄亚玲.
制约中国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文化因素[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1-13.
被引量:23
7
何维民.
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39-41.
被引量:120
8
肖嵘,汤起宇,吕万刚.
我国省级体育社团管理队伍现状及发展思路[J]
.体育学刊,2004,11(6):17-19.
被引量:18
9
江宇,吴翌晖.
江苏省妇女体育锻炼动机、坚持性和参与程度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469-1470.
被引量:31
10
崔丽丽,王炜,苏连勇,金华省,王钧.
中国体育社团研究(综述)[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1):33-36.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8
1
于红民.
粤西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63-65.
被引量:5
2
叶国雄,刘远祥.
我国体育社团研究述评[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4.
被引量:18
3
蔡红彬.
关于高校成立体育舞蹈协会的可行性研究[J]
.科技资讯,2008,6(32):158-158.
4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71-74.
被引量:29
5
王红蕾.
“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与建设——以新疆师范大学体育社团为例[J]
.搏击(体育论坛),2015,7(4):10-11.
被引量:2
6
杨鹏.
透过羽毛球协会浅谈高校社团的管理[J]
.经营管理者,2010(21):296-296.
被引量:2
7
张汇敏.
体育社团对高职院校健身文化的作用分析[J]
.职业技术,2018,17(8):11-14.
被引量:2
8
丁海峰.
高校体育社团文化建设:双向作用与培育策略[J]
.武术研究,2025,10(9):141-144.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崔树林,穆益林,李永华,张波.
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探索[J]
.体育学刊,2008,15(11):71-74.
被引量:42
2
祁海霞,刘小冬,张辉,包瀛春.
影响军校医学生对军体课兴趣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3):167-168.
3
邢尊明,宋振镇,陈壮荔,王振.
体制改革: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对《商榷》一文的回应与再论[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39-242.
被引量:7
4
朱青松,杨政,郑杰政.
河池学院体育社团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J]
.科技信息,2009(20):216-217.
被引量:4
5
胡耀华.
“长三角”体育社团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J]
.运动,2010(5):136-137.
被引量:5
6
于红民,梁峰.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3):79-82.
被引量:10
7
王虹.
城市居民体育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6):23-27.
被引量:4
8
王瑞军.
“阳光体育”下快乐羽毛球的实施途径及其误区[J]
.科技信息,2011(34):319-319.
9
付建宏,王淑英.
河北省体育社团发展调查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2(7):18-20.
被引量:5
10
郑霞,范海波.
温州市单项运动协会调查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2(9):8-11.
1
李少明.
豫北高师学生体育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52-54.
被引量:2
2
杨鹏瑜.
论学生体育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J]
.科教导刊,2011(7):224-225.
被引量:3
3
刘淼,吴瑞红.
衡水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考试周刊,2010(24):152-153.
被引量:2
4
韩亚维,卢丽.
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8):24-24.
被引量:1
5
韩世枢.
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高校体育发展——广东省高校体育工作10年回顾[J]
.高教探索,1990(3):71-73.
6
魏四成.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现状与分析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202-204.
被引量:3
7
金慧惠.
我院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
.考试周刊,2011(19):136-138.
8
付鹏.
全民健身视角下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之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8):22-23.
被引量:3
9
任燕,陈丁.
重庆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调查[J]
.体育文化导刊,2009(6):84-86.
被引量:3
10
麦伟立.
广州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调查研究[J]
.时代教育,2014,0(23):86-88.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