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中医系统论的观点看五藏的本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赵力
机构地区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6年第1期1-2,共2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医系统论
五藏
本质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作者简介
赵力(1972-),女,硕士在读,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1
张珍玉.脏象经络学[M].济南:山东中医学院编印,1988.7..
同被引文献
28
1
孟凯韬,张志强.
按照钱学森科学思想重新构建中医理论框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12):993-997.
被引量:3
2
梁众擎,赵霞,邢琼琼,丁元元,任丽顺.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药发展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537-5539.
被引量:20
3
韩仁贵.
中医中音乐疗法作用与方法探讨[J]
.中医临床与保健,1991,13(3):37-38.
被引量:2
4
高捷,作新荣.
祖国医学与音乐疗法[J]
.中医药学报,1995,23(3):53-54.
被引量:8
5
王绍伟.
音乐疗法浅探[J]
.山西中医,1996,12(5):40-41.
被引量:9
6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四册:脏腑身形(上、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8
闫川慧,李东明,张俊龙,陶汉华.
从中医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认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8):34-35.
被引量:3
9
侯志旺,陈家旭.
情志致郁音乐疗法浅论[J]
.吉林中医药,2009,29(1):1-3.
被引量:4
10
赵宇.
中国音乐治疗初探[J]
.民族音乐,2006(4):58-5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林卓逸,贾春华.
音乐治疗的再思考[J]
.吉林中医药,2009,29(9):762-764.
被引量:2
2
王淑斌,孟庆刚.
心胃相关理论溯源及其现代临床应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1):2545-2547.
被引量:22
3
董刘佳,张健.
从系统论角度阐述“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内涵[J]
.西部中医药,2023,36(6):29-3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蔡之幸,张振贤.
音乐疗法治疗情志疾病的历史与现状[J]
.中医药文化,2013,8(3):44-48.
被引量:4
2
庞连晶.
情志因素与脾胃病关系浅探[J]
.中医学报,2016,31(10):1500-1502.
被引量:10
3
张嘉鑫,郭宇,顾然,王庆国,魏玮.
根据“心胃相关”理论从心论治脾胃病[J]
.环球中医药,2017,10(12):1464-1467.
被引量:20
4
叶倩男,梁峻尉.
迟莉丽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5):25-27.
被引量:7
5
王沪红.
浅论隐性音乐教育[J]
.青年文学家,2011,0(5X):108-108.
6
李智,林晓峰.
心胃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3):107-109.
被引量:1
7
黄梅芳,刘启鸿,蔡华珠.
心胃相关之刍议[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4):60-62.
被引量:1
8
张盛君,李国臣.
从承制角度认识脾胃在同治之法和升降施治中的地位[J]
.环球中医药,2019,12(8):1193-1197.
被引量:9
9
张颖,白长川,于睿.
应用白长川教授“运脾调五脏,和胃畅六腑”治养观论治胸痹[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8):111-114.
被引量:4
10
冯燕佼,肖延龄.
肖延龄教授从脾胃治疗心病的临床特色[J]
.中国医药,2020,15(3):455-458.
被引量:2
1
马梅芳,高宇源.
浅谈中医的系统论思想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指导作用[J]
.国医论坛,2004,19(2):13-14.
被引量:1
2
祝世讷.
中医学整体观的深层内涵[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4):217-220.
被引量:16
3
刘国伟.
通过简单数字了解中医学与中医系统论[J]
.中医研究,2011,24(5):1-3.
被引量:1
4
祝世讷.
论中医系统论[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0(6):8-13.
被引量:11
5
秦旺华,印大中.
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瘀证本质的现状及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0):2659-2661.
被引量:6
6
张国华.
经络实质研究需要新思路[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2):123-124.
被引量:4
7
韩申颖.
谈谈方剂中的加和与非加和关系[J]
.云南中医杂志,1991,12(3):30-31.
8
张晓.
论脏象学说的整体观[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5-6.
被引量:2
9
梁晓东,唐迎雪.
浅析中医系统论原理在中药药性理论中之应用[J]
.中药与临床,2012,3(1):29-30.
被引量:5
10
郭宏伟.
从中医系统论再认识中药现代化发展之路[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8):1623-1627.
被引量:7
吉林中医药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