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培养方式的改革趋势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的比较,提出今后我国研究生教育优化培养模式的思路及战略选择。
作者
李世彬
傅毓维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19,共3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中国
西方发达国家
比较教育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9.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李世彬,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傅毓维,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121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5
1
符娟明 迟恩莲.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
Cerych L. The Policy Perspective, in 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 Edited by Burton R. Cla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3
谢桂华.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5):46-52.
被引量:32
4
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
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50
1
罗建国.
论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62-67.
被引量:1
2
刘京会,赵淑芹.
试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年限问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被引量:1
3
张俐,王方正.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1):36-42.
4
王文波.
初探扩招中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4(4):52-53.
被引量:3
5
张文.
研究生教育该不该收费——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研究综述[J]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26(2):42-45.
被引量:5
6
曾洁,彭安臣.
我国研究生教育投资体制的现状与改革[J]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3):23-26.
7
别敦荣,陈亚玲.
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及其改革[J]
.教育研究,2005,26(11):49-54.
被引量:21
8
董桂玲,黄旭升,周明星.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制度设计与模式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4):29-31.
被引量:8
9
冯兰君.
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6(3):70-72.
被引量:11
10
龚志宏,牛惊雷.
美国大学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指导委员会探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52-54.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121
1
李刚,洪艳,赵春晖.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42-44.
被引量:16
2
张俊梅,霍晓峰,郎咸慧.
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S1):111-114.
被引量:17
3
赵风.
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81-83.
被引量:10
4
江乐兴,周国宝.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
.21世纪,2008(1):30-31.
被引量:1
5
眭依凡.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1):118-126.
被引量:20
6
赵沁平.
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0年发展回顾[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5):3-8.
被引量:22
7
沈红,余海林.
研究生教育中值得探讨的三个问题──美、中研究生教育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69-72.
被引量:14
8
黄汉升,葛春林.
中国和美国体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特点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1994,14(2):20-26.
被引量:20
9
邓光平.
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27-31.
被引量:47
10
顾海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3):13-1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9
1
韩丁.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类研究生专业结构状况与发展政策建议[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113-119.
被引量:1
2
吴荣顺.
国外社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特点及其启迪[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3):81-84.
被引量:5
3
董艳,刘晓虹.
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CIM模式[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4-98.
被引量:4
4
吴斌,蒋毅坚,乔俊飞,郑阳.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0):29-31.
被引量:14
5
王小霞.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5):65-67.
6
匡瑾璘,徐萌,郑克岭.
构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2):151-153.
7
肖莉.
典型国家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51-53.
被引量:3
8
敬采云.
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39-40.
被引量:4
9
曹俊杰.
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90-95.
被引量:25
10
孙茂东.
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3):39-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黄启芬,赵宇鸾,黄启艳,陈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地理学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优化策略[J]
.科教导刊,2022(23):10-12.
被引量:1
2
苗婧,姚志友.
世界一流涉农学科高校研究生培养特点及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2020(3):88-93.
被引量:2
3
刘红奎,仪建红,赵培现.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2):34-36.
被引量:30
4
龚坚,竹艳.
体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与核心价值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7):74-78.
被引量:9
5
匡瑾璘,徐萌,郑克岭.
构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2):151-153.
6
吕桂.
信息技术与学术英语翻译课程整合研究--以医学英语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50-54.
被引量:12
7
邓红,孟永宏,谢俊.
浅议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校外导师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81-83.
被引量:4
8
黄大勇,郑丽,李明良,肖娅琳.
民航院校研究生英语水平与需求调查及课程设置研究——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例[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23(1):57-60.
9
曹硕,邱进.
基于TBL和CIM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6):18-20.
被引量:2
10
何开伦,周宏.
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J]
.价值工程,2012,31(27):248-249.
被引量:2
1
沙晓雪,郝建平,胡伟,刘娟.
论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优化培养模式[J]
.今日科苑,2008(2):268-269.
被引量:1
2
钱国英.
找准人才定位,优化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5):112-114.
被引量:6
3
马淑艳,于爱国,丁亚春.
优化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0(2):45-48.
被引量:6
4
黄澍礽,赵勤.
优化培养模式 实现训用接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3,39(2):33-36.
5
贺桂琼.
加拿大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30-32.
被引量:6
6
马林刚,唐建国.
优化培养模式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20(3):41-43.
被引量:5
7
张倩,张铁君,曹海英.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80-81.
被引量:34
8
黄海鹰,韩海荣.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北京林业大学历次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发展变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S1):11-13.
被引量:1
9
张雷阳.
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07,5(9).
10
夏业柱.
略论21世纪中小学教师素质[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6,0(4):37-38.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