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慢性胃炎以上腹部(胃脘)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胃痛'、'痞满'等病证。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颇佳,特别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近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有效率可达40%-73%,不仅临床症状可获减轻或消失,而且曾被视为不可逆转的胃粘膜腺体萎缩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瞩目。
作者
胡文启
杨成春
机构地区
安徽省宿州市人民医院
出处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胃炎
慢性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9.73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11
1
单兆伟,张梅涧,陈静,房静远.
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研究[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7(3):142-144.
被引量:8
2
吴丹明,周建中,李葆平,刘祥瑛.
活血清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及胃粘液分泌的实验研究[J]
.北京中医,1991,10(4):18-20.
被引量:8
3
宋希仁,张伯铭,施仁孝,周友发,陈忠,姜达岐,唐丽光,焦东海,陈敏先,施发兆.
大黄治疗幽门弯曲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1,32(5):25-26.
被引量:47
4
房静远,单兆伟,张梅涧,朱云华.
扶正祛邪法治疗幽门弯曲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与理论探讨[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150-152.
被引量:37
5
黄焱明,潘腊梅.
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疾病虚实证与血液流变性关系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1990,14(9):10-11.
被引量:5
6
高寿征,吴文静,王继侠,金树稹,齐玉生,张亚琴,刘耀祥,郝仙娣,龙裕能,曹霞,周时来.
胃宁冲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269-271.
被引量:5
7
陈晓雯.
益气化淤法治疗慢性胃炎34例临床观察[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4):28-29.
被引量:5
8
朱云华,王黎,徐景藩,张梅涧.
慢性胃炎中虚气滞证与胃粘膜幽门弯曲菌感染的病理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2):714-716.
被引量:12
9
普长生,赵怀玉,刘君,白华春,郭连平.
胃炎冲剂治疗幽门弯曲菌感染性慢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2):722-723.
被引量:2
10
王长洪,周莹,王艳红,樊新亚.
中药治疗糜烂性胃炎124例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1):15-1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增烈,实用内科杂志,1989年,8期,396页
2
梁扩寰,实用内科杂志,1989年,9期,397页
3
陆卓珊,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年,10期,622页
4
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1983年
5
周岱云,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临床应用,1980年
6
张秀辉.祖国医学与某些免疫问题的综述[J]江西中医药,1980(02).
7
余,陆德源.免疫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J]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1982(04).
8
陈贤.中医药治疗溃疡病概述[J]新中医,1981(06).
9
徐蓉娟,费兆馥,李文,潘金友.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05).
10
韩明向,周宜轩,陈奕庆,曹恩泽,倪恩荣,崔宜武,付绪琼,方霞.益气药对气虚患者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作用的临床研究(附94例报告)[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7(03).
共引文献
117
1
宋久安.
胃康灵片联合乌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3):143-143.
被引量:2
2
刘国普.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性胃炎及溃疡病的研究概况[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2):112-115.
被引量:1
3
王霞丽,李安源.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近况[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6):59-61.
被引量:4
4
韩诚,付洪庆,高友玲.
大黄的临床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4,24(5):52-52.
被引量:1
5
柳梅,许克先,梁方信,王尚瑞,董淑平,姚建云,马群,马山.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3,34(5):285-286.
被引量:24
6
李中南.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病举隅[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38-40.
7
韩福谦,王雪玉.
慢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检测现状[J]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5):236-238.
8
巩忠福,钟伟熊,严作庭,罗永江.
黄牛寒证的血液动力流变学初探[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4,24(4):14-16.
9
梁丁山.
以清热法为主治疗HP相关性疾病[J]
.医学文选,2005,24(1):134-136.
被引量:6
10
吴传发,吴庆文.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5):365-36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88
1
戴毓丽,张忠奎.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36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4).
被引量:6
2
王丽娜.
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5):664-664.
被引量:6
3
柯美云,战淑慧.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J]
.临床内科杂志,1994,11(4):4-5.
被引量:22
4
夏天,徐重明,胡家露,任平,张忠兵,苗继延.
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作用的研究进展[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4,2(1):43-43.
被引量:8
5
孟胜喜.
健脾活血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J]
.福建中医药,2005,36(3):52-53.
被引量:4
6
张磊,张光华,刘文涛,汪淑钦,王毅,韦虹,尹思源.
胃脘痛证候的演变规律 附:7315例临床病例报告[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19-22.
被引量:8
7
李汉文,周继友.
陈伯咸教授从肝论治萎缩性胃炎[J]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1):512-513.
被引量:5
8
胡随瑜,潘其民,王勇华,王晓兰,李家邦.
中医肝病常见证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1996,12(1):11-14.
被引量:31
9
顾庆华.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J]
.中医药研究,1996,12(1):12-13.
被引量:13
10
王苑本.
消化性溃疡研究现状[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3):123-12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9
1
周瑞玲,陈玉兴,孙兰,崔景朝,简雪芹.
健胃舒单煎与合煎药理作用的比较[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z1).
2
王丽娜.
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5):664-664.
被引量:6
3
卜昌荣.
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8):465-466.
被引量:4
4
郑运隆.
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J]
.河北医药,2001,23(11):866-866.
5
刘志刚,柴程芝,刘久英.
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慢性胃炎论治中的意义——附36例临床资料分析[J]
.江苏中医药,2002,23(2):21-23.
被引量:3
6
伊凡,曾韦苹,郭红梅,张盼,乔治园,曾斌芳.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2):148-152.
被引量:20
7
马志杭.
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8):479-479.
被引量:1
8
胡大勇.
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附:156例病例报告[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16-17.
被引量:7
9
邹燕燕.
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的体会[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5):381-3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白宇宁,白兆芝.
近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研究治疗进展[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2):56-58.
被引量:2
2
李毅宁,柯晓.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证治近况[J]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46-1848.
3
杨蓓.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研究近况[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5):43-46.
被引量:3
4
韩丽华,张庆荣.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J]
.吉林中医药,2008,28(2):100-101.
被引量:18
5
杨俊,方向明.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近况[J]
.河南中医,2008,28(2):78-80.
被引量:24
6
郭德洪.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4):19-21.
被引量:3
7
孙玉凤.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进展[J]
.河北中医,2008,30(6):667-669.
被引量:11
8
刘敏,赵亚伟,李可,李晓红,王小军.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8):102-104.
被引量:1
9
徐昌君,吴晓黎.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与血浆相关胃肠激素水平的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84-86.
被引量:2
10
付春林.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13):86-88.
1
陈少禹.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8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05-1005.
被引量:2
2
覃事东.
论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537-2538.
被引量:5
3
杨振凤.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7,22(8):50-51.
被引量:1
4
韩加强.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非特异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0):40-40.
被引量:1
5
万俊华,尹晓华,孙素娇,王妮.
穴位贴敷配合化浊解毒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机制探讨[J]
.中外医疗,2015,34(28):188-189.
被引量:2
6
朱本浩.
慢性胃炎如何选用中成药[J]
.中华养生保健,2011(6):38-38.
7
张云贵.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三例[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S2):126-126.
8
何秀林.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13,19(11):85-86.
被引量:7
9
杨敏.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58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96-96.
10
路向彬.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5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4):24-24.
被引量:3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