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安徽池州地区冷浸田的综合改良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安徽池州地区的冷浸田主要是低产水稻土,由于低温、水害和养分贫瘠等,导致常年产量很低,通过水利,耕作和培肥等措施综合改良后,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且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作者
吴新德
戴廷寿
机构地区
安徽省池州地区土肥站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2-63,共2页
Soils
关键词
冷浸田
改良
池州地区
安徽
分类号
S156.9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168
1
唐先来.
冷浸田的低产原因及改良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78-78.
被引量:14
2
林洪鑫,刘光荣.
冷浸田改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91-93.
被引量:18
3
李明秋,韩桐魁.
论中低产田改造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S1):25-26.
被引量:6
4
古汉虎,向万胜,李玲.
湿地农田“三沟”配套排水整体功能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S1):130-134.
被引量:3
5
万水霞,朱宏斌,唐杉,郭熙盛,王允青.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387-395.
被引量:57
6
李大明,余喜初,柳开楼,叶会财,徐小林,周利军,胡惠文,黄庆海.
工程排水和农业措施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的效果[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3):684-693.
被引量:13
7
钟春欣,张玮.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3):12-14.
被引量:97
8
刘瑞华,崔贞玉,冯权,修长兴.
水稻分蘖期的温度条件与适宜栽培密度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3,18(2):40-43.
被引量:14
9
董慧迪.
我省主要河道的治理实施方案[J]
.山西水利科技,2005(1):81-82.
被引量:4
10
郑九满,董益,潘月琴.
冷浸田水稻垄畦栽培[J]
.温州农业科技,2004(4):1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孙一丹,龚瀚,郑宏刚,文俊.
高原区近自然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及应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432-435.
被引量:8
2
焦加国,张惠娟,贺大连.
我国冷浸田的特性及改良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7):4247-4248.
被引量:28
3
吴明来.
不同施肥方式对改良沿江灰潮土类耕地的效果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251-252.
被引量:2
4
徐培智,解开治,刘光荣,徐昌旭,黄旭,唐拴虎,蒋瑞萍,李苹.
冷浸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施肥效应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70-73.
被引量:14
5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
冷浸田中H_2S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J]
.耕作与栽培,2014,34(5):43-44.
被引量:1
6
毕春发.
冷浸田综合治理技术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5(5):49-52.
7
吕豪豪,刘玉学,杨生茂,邹平,刘光荣,徐昌旭.
南方地区冷浸田分类比较及治理策略[J]
.浙江农业学报,2015,27(5):822-829.
被引量:8
8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2):82-86.
被引量:4
9
刘杰,罗尊长,肖小平,瞿德明,罗贤树,罗志勇,孙耿,洪曦,余崇祥.
土壤调理剂对冷浸田土壤特性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土壤,2016,48(3):529-533.
被引量:10
10
王飞,林诚,李清华,林新坚,余广兰.
江南冷浸田治理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9):1151-116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胡文娴,康斌,杨春明.
西双版纳州渔业资源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5):94-98.
2
周建国,李斌,梁怀涛,赵毅.
索洛方程在环境污染损失评估领域的应用[J]
.技术经济,2011,30(6):46-49.
被引量:4
3
凌秋霞,徐爱民(编、校).
冷浸田的改良措施及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72-72.
被引量:1
4
薛银民.
新疆兵团农九师中小河道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1):159-160.
被引量:1
5
徐培智,解开治,刘光荣,徐昌旭,黄旭,唐拴虎,蒋瑞萍,李苹.
冷浸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施肥效应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70-73.
被引量:14
6
柴娟娟,廖敏,徐培智,解开治,徐昌绪,刘光荣,杨生茂.
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13,27(1):247-251.
被引量:12
7
吴志信.
2012年青阳县中稻肥料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9):24-24.
被引量:1
8
李若清.
配方施肥对单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2013,33(3):50-53.
被引量:2
9
陶珺.
早稻“3414”肥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2-13.
10
陈俊石,潘孝忠.
海南保亭晚造水稻氮磷钾平衡施用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3(33):45-46.
1
周文发.
池州地区茶业发展初探[J]
.茶业通报,2001,23(1):17-17.
2
吴新德,程智培,何兴球.
池州地区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分析[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2):46-47.
3
邵华木.
池州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J]
.安徽师大学报,1991,14(3):98-100.
4
李新年,杨涛.
池州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1999,5(4):42-44.
5
林邦宜.
池州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疫情及控制对策[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19(1):34-35.
6
陈翻身.
池州地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操作规程[J]
.安徽农业,1996(2):14-15.
7
胡润,石涛,包少科.
控失型复合肥在池州地区晚稻上的施用效果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122-123.
8
汪大时.
池州地区棉花增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1998,4(3):62-63.
9
吴新民.
池州地区石灰岩分布茶园土壤的形成[J]
.池州学院学报,1995,15(1):27-29.
10
张跃西.
论“埂田塘系统”及其在池州地区推广[J]
.池州学院学报,1995,15(1):25-26.
土壤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