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育品牌的内涵及外延探析
被引量:
38
The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Sport Br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体育品牌”作为一个日常用语时常出现于各种报刊中,但对于它的内涵和外延,却很少有人对其加以研究,因此有必要从阐述品牌的概念入手,对体育品牌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体育品牌作为一个学术性用语所表达的涵义。根据体育产业的结构,可将体育品牌分为体育核心产业品牌、体育支持产业品牌、体育外围产业品牌几个类别。
作者
高希生
阁宝成
机构地区
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
清华大学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1,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关键词
体育品牌
内涵
外延
分类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B812.2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256
引证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2
1
Philip Kotler etal.Marketing Move.A New Approach to Profits,Growth,and Renewal.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0.
2
高希生.
浅析新时期的体育功能[J]
.体育文化导刊,2004(3):12-14.
被引量:19
3
孙克成.
论体育用品的品牌战略[J]
.体育文化导刊,2002(6):20-21.
被引量:6
4
刘孝龙.
品牌效应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
.经济论坛,2004(1):45-47.
被引量:12
5
詹建国,徐飞荣,丁涛.
略论体育市场经营中的品牌营销[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313-315.
被引量:18
6
匡乐华.
中国体育产业品牌扩展策略之研究[J]
.体育文史,2000(2):26-30.
被引量:22
7
高希生.《中国体育品牌的商务开发》[Z].清华大学,2005..
8
邱晓德.
世界体育用品品牌十项指标分析与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34-35.
被引量:21
9
挑战品牌困惑——李宁品牌的重塑管理决策[J]
.中国中小企业,2003(12):21-23.
被引量:1
10
颜月乔,潘允和.
论体育品牌的意识与发展[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54-5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詹建国.
中国体育用品名牌战略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67-68.
被引量:58
2
于玉林.
无形资产的战略地位及作用的思考[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998,18(4):5-9.
被引量:2
3
吉全贵.
论区域无形资产[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998,18(1):29-32.
被引量:2
4
无形资产战略研究课题组.
无形资产是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天津市静海县乡镇企业商标专利运用情况的调查报告[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998,18(1):33-36.
被引量:1
5
匡乐华.
中国体育产业品牌扩展策略之研究[J]
.体育文史,2000(2):26-30.
被引量:22
6
高希生,阁宝成.
体育品牌的内涵及外延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9-11.
被引量:38
7
.打开运动鞋市场,青年一族是缺口[N].中国经营报,2001-10-09.
8
肖遥 谷俊.安踏鞋业:用品牌领跑运动时尚[J].销售与市场,2002,(7).
9
[法]雅克朗德维 德尼林顿.市场营销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
保罗·唐波拉尔.亚洲品牌之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95
1
侯建强,黄毅.
潍坊市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调查分析——以潍坊学院为例[J]
.运动,2012(15):86-87.
被引量:1
2
周岩松,童莹娟.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思想战线,2011,37(S2):428-430.
被引量:4
3
叶新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研究[J]
.大家,2012(16):96-97.
4
朱卫平.
对我国体育产业品牌战略的再思考[J]
.大家,2011(11):230-230.
5
王松松.
对中小企业品牌战略选择的思考[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6):75-76.
被引量:1
6
鞠波,汪明修.
“十五”期间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点的可行性分析和对策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32-34.
被引量:4
7
刘明辉.
关于我国加入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后的几点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42-44.
被引量:9
8
吴晓阳,黄洁.
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3-15.
被引量:15
9
周杰.
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对策[J]
.北方经贸,2005(8):56-57.
被引量:8
10
吴诚.
论体育用品品牌生命周期与营销策略[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17-1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56
1
王雪莉,付群,郑成雯.
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与路径探索[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1-15.
被引量:83
2
吴平.
体育营销与打造我国体育品牌策略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6):9-10.
被引量:6
3
叶德初,王蓉.
我国体育用品业未来发展走向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5):39-41.
被引量:22
4
陈峰.
提高中国体育产业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1,17(4):9-11.
被引量:8
5
王鹏,刘国永,苏明理.
体育品牌原产地困惑对品牌特性和品牌偏好的影响[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50-56.
被引量:7
6
丁宋涛,刘厚俊.
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视角[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5):105-112.
被引量:38
7
孙寒冰,江美丽.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网络营销模式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12):105-106.
被引量:1
8
于文谦,任兵.
竞技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4(7):40-41.
被引量:2
9
黄清芬.
用户信息需求探析[J]
.情报杂志,2004,23(7):38-40.
被引量:60
10
肖焕禹,冉强辉,陈玉忠.
现代体育传播的特征、价值及其发展取向[J]
.体育科学,2004,24(9):8-11.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38
1
魏俊峰,刘刚,王郝苗,周进国.
广州足球运动品牌化发展探析[J]
.运动精品,2019,0(10):77-78.
2
段艳玲,刘兵,李寄晗.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我国体育品牌战略地位与升级路径[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1):10-16.
被引量:8
3
刘淑珍.
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
.高考,2022(7):174-176.
4
吕明阳,王军.
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品牌经营策略研究[J]
.现代商业,2007(06X):109-110.
5
蔺银萍,蔡蕾.
对我国体育品牌的战略思考[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20-21.
被引量:12
6
陈颇,殷樱.
对我国体育品牌客户满意度结构模型的探索[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4):103-106.
被引量:3
7
高宣.
对我国体育品牌的战略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8(29):109-110.
被引量:4
8
冯迪.
浅谈我国体育民族品牌建设中的文化内涵[J]
.体育世界,2008(11):11-13.
9
黄文武.
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7):35-35.
被引量:3
10
孙兵,王茂,王宗平.
新模式下大学体育龙舟运动品牌构建与特色课程建设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94-97.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曹昂.
城市适应与阶层区隔:流动工人跑步群的媒介仪式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S01):91-107.
被引量:9
2
张梅婷.
基于GSC模型的我国康体型体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以怀来奥伦达部落·原乡为例[J]
.体育视野,2022(19):8-14.
3
刘菁.
基于5C理论的株洲迪卡侬体育用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
.体育视野,2020(12):34-36.
4
朱明.
上海市高中龙舟队建设的效果与困境[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6):69-71.
5
高希生,阁宝成.
体育品牌的内涵及外延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9-11.
被引量:38
6
刁永辉.
中国自主体育品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8,29(1):63-66.
被引量:32
7
袁秋宝,范丹丹,秦天红.
体育无形资产增值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1):103-105.
被引量:1
8
解超,孙云霞,金成吉.
中外体育品牌文化的比较分析[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5):32-33.
被引量:3
9
马进荣,宫士君.
中国城市体育品牌发展理论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2):3-4.
被引量:2
10
王建,姚鲆,周志勇,朱建勇.
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中创建与运营品牌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1):17-19.
1
吴洁.
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
.理论月刊,2008(6):87-89.
被引量:12
2
法语日常用语[J]
.当代体育(足球),2009(11):73-73.
3
胡京生.
足球意识的内涵及外延[J]
.湖北体育科技,1997,16(2):47-49.
被引量:15
4
靳贤胜.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术语的形成与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71-672.
被引量:2
5
吴声光,张绍强.
体育:构建社会和谐的纽带[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4):213-214.
6
任满丽.
心理咨询的内涵及外延初探[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1994,10(1):41-44.
被引量:1
7
邓岚.
论新时期体操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J]
.体育科技,2009,30(1):13-16.
被引量:2
8
胡传胜.
“分”[J]
.学海,1993(1):24-27.
9
在和谐中求发展[J]
.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4):1-1.
10
“笨”是怎么演变成“笨蛋”的[J]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2009(7):15-15.
体育文化导刊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