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战国中晚期子家著作中的“亡国”义训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Word "Wang Guo" :A Philogic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战国后期的子家著作中,“亡国”一词往往不是用以指陈灭国的事实,而是指称必亡的政治形势,进而也被视作与“王”、“霸”、“危”并立的一种国家类型。作为国家类型的“亡国”,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君主失制。战国诸子语文中“亡国”含义的多重性表明,上古中国政治思想着眼于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在国际的竞争中生存。这与以城邦为视域的古典希腊政治哲学存在明显不同。 The word Wang Guo, that it used in the works which Written by the scholars who lived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not always used to record the events about nation- subjugating, and sometimes was it used to describe a declining state as well,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the word then could represent one type of countries. When a monarch could not order his subject anymore, his country then was considered as declining one.
作者 刘晓东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GuanZi Journal
关键词 战国中晚期 诸子 亡国 国家类型 政治思想 The late Warring - States period Scholars Works Politics
作者简介 刘晓东,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主攻先秦诸子。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91.
  • 2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 3[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 盛葵阳 崔妙因译.《政治学说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3.
  • 4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J].史学理论研究,2003(2):18-31. 被引量:45
  • 5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73,474,478页.
  • 6氏著.《吕氏春秋新校释》[M].,.547页.
  • 7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M].,.269页.
  • 8张心澂.《伪书通考》[M].上海书店,1998年影印本.839页.

二级参考文献49

  • 1.《韩非子集解》[A].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C].中华书局,1954年版..
  • 2.《十三经注疏》[M].,.703页,708页.
  • 3戴望.《管子校正》[A]..《诸子集成》本[C].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83页.
  • 4.《论语·颜渊》[A]..《十三经注疏》[C].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02页.
  • 5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 6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8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版.第14页.
  • 9王念孙.《广雅疏证》[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 10王念孙.《广雅疏证》[M].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共引文献1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