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优势与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中国拥有多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态的、潜在的、不充分的比较优势,综合这些优势,加以利用将能够快速地建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促进其迅速发展。
作者
汤志强
机构地区
德州学院
出处
《天津科技》
2005年第6期28-31,共4页
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比较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
产业发展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胥和平.
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系统思考[J]
.中国工业经济,2002(8):5-14.
被引量:7
2
王佃凯.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
.经济评论,2002(2):28-31.
被引量:105
3
谢娟.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4):2-5.
被引量:12
4
邹树梁,李玉琼.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战略思考[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6-18.
被引量:3
5
杨帆.
大国需要动态比较优势[J]
.银行家,2001(2):124-126.
被引量:3
6
鲍晓华.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
.财贸经济,2001,22(4):68-71.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慧中.新编国际贸易教程[M].山西经济出版社,..
2
[1]中国科学院.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2]中国科学院.2000年高技术发展报告[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中译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
胥和平、王元:《21世纪初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及其政策思考》,载《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
7
[美]罗拉·D安生·迪森:《鹿死谁手——高技术产业的贸易冲突》(中译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8
[美]保罗·克鲁格曼:《流行的国际主义》(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
9
江小涓.《中国对外经贸前沿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
刘易斯.增长引擎的减慢.《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25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共引文献
141
1
巫智敏.
运用RCEP关税减让安排和原产地规则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湛江地区企业为样本[J]
.海关与经贸研究,2022,43(1):14-24.
2
韩媛媛,赵金亮,聂元贞.
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论[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2):98-102.
被引量:4
3
王赛,李艳.
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论我国加入WTO后的贸易政策[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S1):138-140.
被引量:2
4
夏新燕,石来斌.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兵团外贸发展[J]
.新疆农垦经济,2008(11):42-47.
5
郭界秀.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2007,22(1):64-66.
被引量:11
6
李曼.
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弯道超车”研究[J]
.经济视角(下),2009,0(12):1-4.
7
匡增杰,汪敏,王海洋.
入世后对我国贸易战略的新思考[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4):11-15.
被引量:2
8
邓光君,李昱岩,张于喆.
从动态比较优势看我国矿产资源产业政策选择[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7):27-29.
被引量:2
9
郎永清.
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兼评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
.国际贸易问题,2004(8):8-11.
被引量:11
10
邓芳.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在我国适用性之思考[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18-22.
1
王鹏.
韩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亚太论坛,2001(3):33-37.
2
隋映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经济一体化与科技产业发展[J]
.科学学研究,1998,16(2):49-56.
被引量:4
3
郑士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经济一体化与科技产业发展[J]
.管理观察,1998(9):34-34.
4
陈立志.
科技产业发展新动能投资人眼中的九大领域投资方向[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0(8):38-39.
5
刘美佟.
浅析都市科技产业发展[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7S):43-44.
6
蔡兵.
外向型经济与珠江三角洲科技产业的发展[J]
.岭南学刊,1999(1):45-48.
7
"入世"对安徽新兴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课题组.
论政府在新兴科技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安徽科技,2002(5):10-11.
8
陈荣荣.
上虞市:转作风 强服务 促科技产业发展[J]
.今日科技,2011(7):35-35.
9
财政部称加快推进个税改革建立个人收入信息系统[J]
.中国五金与厨卫,2017,0(2):70-70.
10
孙杰.
高新区的知识创新驱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2):30-31.
天津科技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