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中针刺早期介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姜英
付均如
机构地区
天津市静海县中医医院
天津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2期2287-2289,共3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针刺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作者简介
姜英(1964-),男,天津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346
同被引文献
13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9
参考文献
6
1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150
2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272
3
刘美娟,潘中允,陈涤明,罗才勇,宋卫社.
用SPECT研究针刺对脑缺血性病变局部血流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7,17(3):133-134.
被引量:49
4
晏义平,孙凤艳.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后脑内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
.针刺研究,1998,23(1):33-35.
被引量:54
5
王立平.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因子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22(2):117-117.
6
陆任云,徐斌,李君荣,陈淼,倪光夏,许燕.
针刺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形态结构和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针刺研究,2002,27(1):5-6.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周长山,吴祥林,孔德清,王如杰,刘裕民,宋琴珠.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的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1993,13(6):19-20.
被引量:21
2
邢艳丽,姚凤祯,杜莹莹.
头穴针刺次数对中风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4,14(4):37-38.
被引量:36
3
王卉放,许浒,施宁华,卢步峰.
大鼠全脑缺血与再灌流对大脑皮层和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J]
.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6(2):115-116.
被引量:2
4
孟竞壁 付卫星 等.电针对实验性脑梗塞时脑血流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6,11(3):203-203.
5
孟竞壁 傅卫星 等.电针对实验性脑梗塞过程中脑氧代谢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6,(3):198-198.
6
Li Y,J Cere Blood Flow Metab,1995年,15卷,389页
7
印赛霞,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21卷,增刊,102页
8
晏义平,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9
彭旭明,靳瑞,张家维,赖新生.
针刺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8,18(1):12-14.
被引量:23
10
许能贵,马勤耘,侯思伟.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9,19(7):431-432.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37346
1
许琬茹.
中医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经解痉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0(12):149-151.
被引量:8
2
李雪峰,李光.
小牛血清蛋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0(11):122-125.
3
郑利群,杨楠,张志强,孙春梅,严宏达.
宁神止痛针刺法辅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62-663.
被引量:4
4
刘家朋.
逐瘀活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35-636.
5
李娜娜.
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阴阳经穴透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0(2):148-149.
被引量:5
6
曹芳芳.
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0(2):208-209.
被引量:2
7
曾保起,周庆欣,高乐,杨继春,孙凤.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2020,29(1):105-112.
被引量:9
8
孙瑞坦.
疏血通配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21(3):193-194.
被引量:1
9
张玫,邢栋.
温阳通脉汤对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12):15-19.
10
肖卫平,贺红燕,郭延林.
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11):33-35.
同被引文献
136
1
何宣霖,尉艳霞,王若菡,段建刚,刘戟.
针刺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内髓鞘碱性蛋白基因的表达[J]
.华西药学杂志,2008,23(2):152-154.
被引量:4
2
冯淑兰,古继红,李月梅,赖新生.
颞三针与补阳还五汤合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49-3849.
被引量:8
3
费大东,路德扬.
醒脑开窍针法促进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037-6037.
被引量:2
4
赵蓬,张谦.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对比[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99-6999.
被引量:3
5
杨万章,张志兰,张敏,王占平.
再论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及活血化瘀时间窗问题[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1):662-665.
被引量:33
6
张慧萍,张丽,录海彬.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2):144-145.
被引量:11
7
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9005例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5,11(1):3-5.
被引量:181
8
吴恺平,周强英.
独取颞三针治疗中风后遗症26例[J]
.福建中医药,1994,25(4):29-29.
被引量:3
9
张学鉴.
头针疗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10(2):85-86.
被引量:10
10
钟广伟,李炜,李臻琰,王素娥,唐红梅,邓干初,龙春香,刘远珍.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J]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26-122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李宇,谭文澜,王珊,李伟丽.
中医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0):104-105.
被引量:3
2
嵇波,万霞,杨宝琴,王永炎.
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文献联合疗效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3):206-209.
被引量:7
3
傅勤慧,裴建,刘李静,朱原.
针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作用[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8,7(1):10-14.
被引量:5
4
顾亚会,张新昌,徐文韬,张奥,张智慧,姜思媛,常思琦,倪光夏.
基于神经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探讨针刺延长脑梗死的溶栓时间窗效应[J]
.针刺研究,2020,45(3):209-214.
被引量:34
5
张智慧,张新昌,倪光夏.
针刺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针刺研究,2021,46(5):431-438.
被引量:24
6
赖新星,田紫煜,李婷婷,秦明臻,曹克刚,高颖.
脑卒中“病证结合”中医药防治策略与临床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转化,2022,3(3):22-30.
被引量:12
7
张艺馨,张欣雨,刘璐,王雪飞.
贺氏三通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3):515-51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李晴晴,张丰荣,祝娜,王均琪,李彦文,李志勇.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脑中风与藏医“隆”功能调节机理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5):67-72.
被引量:1
2
冯亚硕,吴毅,王念宏.
针刺影响细胞程序性死亡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23,48(7):713-717.
被引量:10
3
冶尕西,季德江,关淑婷,代阳倩.
“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167-171.
被引量:15
4
嵇波,万霞,李岩,鲁兆麟.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文献采用随机、对照、盲法情况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923-925.
被引量:4
5
谢博多,张利泰.
针刺及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14(20):3165-3167.
被引量:4
6
李鹏,闫娟,杨云华,刘英虹,杨文秀.
天津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经济学效果评价[J]
.天津医药,2011,39(1):65-66.
被引量:8
7
林家驹,王富江,李邦伟.
针刺结合运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2):140-141.
被引量:2
8
武玉举,成连江.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195-196.
被引量:4
9
吴苗,包秀珍,巫灵苑.
上肢功能训练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11(3):131-132.
被引量:3
10
王松山.
丹参注射液+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1):121-123.
1
沈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0例[J]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4):464-464.
2
靳士立,吴英铎.
利培酮治疗3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
.山东精神医学,2001,14(1):61-62.
被引量:2
3
田思思,赵卫华,郭再玉.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755-756.
被引量:19
4
吴曙华.
电针合并中小剂量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20例疗效观察[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7):67-68.
5
陈子卿,康燕辉,许斐凡,陈建梅,郑丁还,郑子楷.
面神经炎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临床观察[J]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21(6):536-536.
6
张亦波,张丽玉,吴美倩,刘立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瘫痪[J]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6):584-584.
被引量:1
7
韩晓虎,郑毅,王红星,刘靖.
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8):601-606.
被引量:3
8
宋长海.
中小剂量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9):785-785.
被引量:1
9
唐燕青.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脑中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233-234.
被引量:1
10
沈维英,曲秀芬.
万拉法新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3):158-159.
中医药学刊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