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稻作栽培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5
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rice culture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回顾了我国稻作学科的发展,并就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详尽的阐述了稻作栽培学科创新与发展的重点,以及不断创新推出适应不同农区多样性优质稻米持续增产的栽培高新技术途径。
作者
赵国臣
侯立刚
隋朋举
周舰
李鹏志
曹忠
机构地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6期3-5,共3页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稻作
新技术
发展
分类号
S511.04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赵国臣(1965-),男,吉林省松原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省管专家,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68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1
张洪程,杨勇,杨海生,戴其根,许轲.
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的探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20(3):190-194.
被引量:12
2
郑景生,黄育民.
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J]
.分子植物育种,2003,1(5):585-596.
被引量:49
3
王一凡,闵忠鹏,侯守贵,王友芬,于广星,高日玲,张晓惠.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的探讨(2)[J]
.垦殖与稻作,2004(5):16-17.
被引量:3
4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张益彬.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
.中国稻米,2005,11(1):3-7.
被引量:277
5
赵国臣,郭晞明,隋鹏举,曹忠,赵法江.
吉林省绿色稻米的研究浅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51-53.
被引量:4
6
周广春,王乐丰,郭桂珍,王宝兴,朴春实.
东北三省水稻优质米品种现状与对策[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1):17-25.
被引量:26
7
赵英奎,梁志业.
吉林省稻作条件与可持续发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1):23-27.
被引量:4
8
王成瑷,张文香,赵磊,杨银阁,严光彬,王蕴波,王玉杰,赵秀哲,高连文.
水稻混合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Ⅲ.混合稀植栽培高产群体的生育规律及产量构成[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3):11-15.
被引量:5
9
张三元,金京德,徐会连,梅树弘,岩石真嗣,原田健一.
水稻无公害、低成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Ⅰ.水稻自然农法栽培的现状与研究方向[J]
.吉林农业科学,2000,25(1):3-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5
1
佟屏亚.
试论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J]
.耕作与栽培,1993,13(4):1-7.
被引量:19
2
陈建三,李昌发,李科祥,周济黎.
我国无融合生殖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3):17-21.
被引量:1
3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4
王成瑷,张文香,王蕴波.
吉林省晚熟粳稻品种高产性状及其利用途径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4,19(4):23-26.
被引量:3
5
凌启鸿,苏祖芳,张海泉.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63-469.
被引量:187
6
袁隆平.
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J]
.杂交水稻,1996,11(4):1-2.
被引量:78
7
王成瑷,张文香,杨银阁,王蕴波,于明,赵磊,赵秀哲.
水稻稀植、超稀植栽培高产生育模式及促控技术的研究Ⅱ.水稻早熟品种公顷9000公斤产量群体的生殖生长模式及产量结构[J]
.吉林农业科学,1996,21(1):24-30.
被引量:4
8
张金华.
超高产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固优8号栽培技术[J]
.专业户,1997(2):13-13.
被引量:1
9
朱德峰,庞乾林,何秀梅.
我国历年水稻产量增长因素分析与今后的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1997,3(1):3-6.
被引量:31
10
熊振民.中国水稻[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368
1
侯文平,王成瑷,张文香,赵磊,赵秀哲,高良文,于亚彬,韩霖,李岩,曹国鸿.
栽培方式对有机栽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1-7.
被引量:10
2
范仁春,许美刚,姜启顺,夏心祥.
机插迟熟中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农技服务,2008,25(1):7-8.
被引量:7
3
尹彩侠,王立春,张国辉,侯云鹏,谢佳贵,王秀芳,张宽.
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4):29-30.
被引量:11
4
徐启发,徐哲生,唐小马,曹新国,吴学忠,郭丽敏,鲁宣.
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326高产集成技术及超高产栽培潜力挖掘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14-117.
被引量:1
5
辛保平,刘明久.
水稻插秧苗数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6(4):5-6.
被引量:3
6
黄洪河,蔡秋华.
浅谈绿色食品稻米的发展[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4):45-48.
被引量:4
7
林强,周天理,郑秀萍.
绿色食品稻米的发展问题讨论[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4):49-51.
被引量:5
8
郭峰,邓超,张勇.
杂交稻培两优568的株叶性状及其在栽培上的应用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1):10-12.
9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10
杨勇,胡小军,张洪程,许轲,葛玉林,王宝银.
稻渔(蟹)共作系统中水稻安全优质高效栽培的研究 Ⅴ.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6):21-26.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61
1
赵兰坡,杨学明,王杰,辛焱.
不同耕作施肥条件下玉米连作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性状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3):49-52.
被引量:18
2
张春晓,王文棋,蒋湘宁,陈雪梅.
植物基因启动子研究进展[J]
.Acta Genetica Sinica,2004,31(12):1455-1464.
被引量:85
3
李彦利,严光彬,孟令君,贾玉敏,严永峰,陶宏.
栽培因素对北方粳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Ⅳ)——插秧株数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J]
.垦殖与稻作,2005(1):20-21.
被引量:5
4
Hua-LinZHOU,Jin-SongZHANG,Zhi-ZhongGONG,Shou-YiCHEN.
OsDREB4 Genes in Rice Encode AP2-Containing Proteins that Bind Specifically to the 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5,47(4):467-476.
被引量:27
5
孙国荣,王建波,曹文钟,杜坤,张彪.
Na_2CO_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绿体GST活性变化及其与相关指标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2):2495-2501.
被引量:7
6
乐美旺,陈实,潘庆华,曾任森,骆世明.
水稻稻瘟病菌侵染途径研究综述[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101-105.
被引量:13
7
潘根兴,周萍,张旭辉,李恋卿,郑聚锋,邱多生,储秋华.
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作物碳同化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肥料长期试验为例[J]
.生态学报,2006,26(11):3704-3710.
被引量:102
8
刘军(综述),汪永红(综述),王昌富(审校).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57-58.
被引量:14
9
王文娟,张飞云.
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7,23(1):19-23.
被引量:5
10
胡廷章,周大祥,罗凯.
植物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基因表达[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195-200.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5
1
赵国臣,侯立刚,刘亮,郭晞明,隋朋举.
吉林稻作科技进步与贡献[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6):88-90.
2
黄梅,崔延春,朱玉兴,王曼玲,夏新界.
水稻多逆境响应基因OsMsr8的克隆与表达[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535-541.
被引量:4
3
赵国臣.
吉林省稻作生产与展望[J]
.北方水稻,2011,41(6):1-5.
被引量:6
4
李彦利,杨春刚,孟令军,崔满成,孙向权,严永峰.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老水田栽培技术初探[J]
.北方水稻,2012,42(4):19-22.
被引量:1
5
毛小辉,魏毅东,张建福,谢华安.
粳稻品种‘云引’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OsGS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3):197-20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周广春,孟维韧,全东兴,金成海,南钟浩.
吉林省水稻生产及增产潜力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6):688-692.
被引量:7
2
毛小辉,魏毅东,张建福,谢华安.
粳稻品种‘云引’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OsGS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3):197-203.
被引量:4
3
蔡晓东,迟长生,陈玉涛,司彤,李成玉,王成,范仁英,刘志全.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经济效益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4,34(6):3-4.
被引量:2
4
张本斗,于双,姜昆,王东,李研.
中早熟水稻新品种“通梅892”选育报告[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36(3):217-220.
被引量:2
5
王永生,尚慧,梁效渊,王彪,安正弼.
水稻新品种“德禹317”选育报告[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36(3):265-268.
6
袁海滨,齐兴林,孙长东,黄星,赵悦.
温度对水稻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6):654-657.
被引量:8
7
金宏杰,刘淑琴,李姝,刘惠军,杨子军,张秀芳.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水稻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22-22.
8
张蕾,于永昂,杨天佑.
小麦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
.华北农学报,2016,31(3):38-43.
9
甄博,周新国,陆红飞,李会贞.
拔节期高温与涝交互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1):105-111.
被引量:12
10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盐碱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122-125.
被引量:4
1
佟屏亚.
试论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J]
.耕作与栽培,1993,13(4):1-7.
被引量:19
2
贾爱云.
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J]
.农业与技术,2015,35(22):246-246.
被引量:1
3
胡国华.
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J]
.大豆通报,2008(3):5-8.
被引量:25
4
梁远发.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主要成就与展望[J]
.贵州茶叶,2009,37(2):1-4.
5
须海荣.
茶树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茶叶,1992,18(1):13-17.
6
梁远发.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主要成就与展望[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193-195.
被引量:2
7
余遥.
对发展作物栽培学科的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18-19.
被引量:3
8
张世煌.
育种和栽培学科的创新需求[J]
.种子科技,2016,34(2):6-9.
被引量:1
9
王启现.
我国玉米产业形势分析与栽培学科前景展望[J]
.玉米科学,2008,16(4):35-38.
被引量:8
10
赵久然.
抓住机遇,振兴玉米栽培学科,为提高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做贡献[J]
.玉米科学,2004,12(1):103-105.
被引量:16
吉林农业科学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