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贝母类药材的临床鉴别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张莉
机构地区
长春市中医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5年第12期51-51,共1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贝母
药材
鉴别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作者简介
张莉(1956-),女,大专学历,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药的真伪鉴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8
1
丁乡.
平贝母价格一泻千里——东北三省平贝母产销调查[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2):34-36.
被引量:4
2
张天友.
贝母及其混伪品的鉴别[J]
.中国药房,1993,4(2):44-44.
被引量:3
3
楼招欢,查森俊,吕圭源.
常用贝母类药材鉴别方法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90-891.
被引量:7
4
高越,柴逸峰,吴玉田.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贝母药材的研究[J]
.中成药,2005,27(12):1440-1443.
被引量:40
5
王亚飞.松贝的掺伪物鉴别[J].中医药学报,1998,26(5):34-34.
6
赵宇萍 平忠明.松贝及其伪品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30-230.
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76.387-392.
8
唐军 武为宝.皖贝与川贝临床功效的鉴别.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0):28-30.
9
唐晓鹏 唐生斌 魏艳阳.川贝母混伪品基源鉴定和性状鉴定.传统医药,2001,11(10):64-66.
10
刘胜春.川贝母与其混伪品鉴别.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57-57.
引证文献
3
1
严玉平,雷宇华,由会玲,郑玉光.
川贝母及代用品种源与分布初步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22(2):42-44.
被引量:12
2
何先元.
贝母类药材资源分布及性状特点研究[J]
.中国药房,2009,20(6):479-480.
被引量:7
3
马文东,黄祖林,刘珠英,吴晓琼,何优裕.
某院含贝母类药材的处方归类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8):16-1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聂小忠.
对历版《中国药典》所载川贝品种的探讨[J]
.中国药房,2008,19(9):717-719.
被引量:8
2
陆含,朱世华,周书军,宋乐民,张林苗.
浙贝母4品种及5种贝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2(1):44-47.
被引量:13
3
付士民.
化痰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证属痰浊阻肺患者的疗效[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44-46.
4
谭小燕,张艺,肖云川,席贞,黄连,黄静.
^1HNMR-PR研究4种基源种川贝母的整体差异性[J]
.华西药学杂志,2011,26(6):516-519.
被引量:5
5
王丽,彭锐,李隆云.
川贝母新资源太白贝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09-22310.
被引量:5
6
段宝忠,黄林芳.
^(60)Co-γ射线辐照贮藏对川贝母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12,23(15):1391-1392.
被引量:14
7
杨复森,武卫红.
川贝母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12,31(4):228-230.
被引量:4
8
付绍智.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类型与保护对策[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2018-2019.
被引量:11
9
赵鸣,任越,李文龙,田义新.
培养条件对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研究[J]
.人参研究,2013,25(4):31-33.
被引量:2
10
刘涛,江明殊,李思磊,罗小伟,游丽玲,王晓蓉,王跃华.
川贝母组培物的提取工艺优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8):30-32.
被引量:2
1
童志远,颜晓燕.
贝母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2009,11(2):260-261.
被引量:23
2
李明哲,韩金秀.
近10年贝母类药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6(5):60-62.
3
游燕.
贝母类药材的分类及其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比较[J]
.江苏中医药,2010,42(2):57-58.
被引量:15
4
黄小鸥,莫可丰,何报作,陈小波,陆神义.
5种贝母类药材的定性鉴别[J]
.中国药房,2009,20(21):1654-1656.
被引量:16
5
唐生斌,唐小鹏.
贝母类药材的性状鉴别[J]
.中药材,2002,25(5):321-324.
被引量:9
6
陈瑞珍.
百合科贝母类药材的区别与选用[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3):127-127.
7
李亚荣,杨沛霖.
天花粉与易混品种的性状鉴别[J]
.西部中医药,2012,25(5):30-32.
被引量:5
8
刘晶,胡恺,李珊,程舟.
贝母类药材鉴定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8,31(8):1279-1282.
被引量:5
9
卢敏玲,曾丽翘,林艳英,甄汉深.
中药平贝母的研究概况[J]
.轻工科技,2014,30(4):26-28.
被引量:5
10
王保华.
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的异同[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3):23-24.
被引量:10
吉林中医药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