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以人为本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归宿,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
作者
章建敏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5,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作者简介
章建敏为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现在职攻读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7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0页.
4
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共引文献
3871
1
付明艳.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区教育[J]
.文教资料,2007(2):136-137.
被引量:1
2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3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4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5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6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7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8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9
吴学琴.
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10
李庚香.
法美学是人学[J]
.中州学刊,2004(4):192-19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
1
徐惠.
试论人性和人的本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S2):236-239.
被引量:2
2
廖志鹏.
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12-14.
被引量:5
3
杨红建.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石[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1):10-12.
被引量:4
4
姚海静.
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石[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13-16.
被引量:5
5
毛园芳.
义利统一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基础[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0):124-126.
被引量:1
6
张玲枣,陈建平.
制度伦理:建构和谐社会的伦理支撑——论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伦理生态之共契[J]
.伦理学研究,2005(5):73-77.
被引量:4
7
孙丽萍,张俊贵.
创新人才:企业的“战略性资源”[J]
.前沿,2006(4):229-230.
被引量:3
8
魏杰,谭伟.
企业自主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4):7-10.
被引量:11
9
石燕蓉,黄怡.
提升企业员工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途径[J]
.经济管理,2006,32(17):66-69.
被引量:3
10
金思宇.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6-05-08.
引证文献
4
1
沈宝莲.
论和谐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及其实践[J]
.理论导刊,2006(9):33-35.
被引量:1
2
李桂华.
企业自主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J]
.技术经济,2007,26(5):38-41.
3
汝秀梅.
马克思恩格斯需要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3):6-8.
4
汝秀梅.
和谐社会与人的心理需要[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4):15-1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基.
多学科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构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65-71.
被引量:5
1
胡蓉.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2):88-90.
2
杨利娜.
老子的政治思想及其对后世政治的影响[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68-71.
3
施春梅,邹之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道德建设[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5):102-104.
被引量:1
4
赵晓达,何川.
试析《周易》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96-97.
5
王星,施晶晶.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J]
.戏剧之家,2015(15):240-240.
被引量:1
6
刘忠英.
试论人的和谐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美境界[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60-64.
7
王福兰,刘荣明.
老子的和谐观[J]
.沧桑,2013(2):39-40.
8
吴清理.
用梦想点亮学生的心灵[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8):126-126.
9
杨蕾.
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J]
.大连大学学报,2006,27(3):24-27.
被引量:2
10
王文胜,马跃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3.
江淮论坛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