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生需要怎样的技能素养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现代社会需求应用型从业人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国际职教界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培养方法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作者
聂淼
张素玲
机构地区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大学
出处
《职教论坛》
2005年第11X期61-64,共4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职生
技能素养
培养方法
分类号
G71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
聂森(1958-),女,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5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8
1
陈恩润.
论高职教育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1):57-58.
被引量:5
2
刘京辉,唐以志.
关键能力及其启示[J]
.职教论坛,2000,16(3):16-19.
被引量:42
3
吕景泉.
借鉴德国职教经验注重“关键能力”培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6(4):21-21.
被引量:16
4
王敏,于雷,刘凤满.
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模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6(3):51-52.
被引量:15
5
汪霞.
高中生应有怎样的技能素养——21世纪英国高中课程对技能学习的要求[J]
.课程.教材.教法,2003,23(2):74-78.
被引量:6
6
关晶.
关键能力在英国职业教育中的演变[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32-35.
被引量:84
7
吴雪萍.
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6):56-59.
被引量:128
8
吴雪萍.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新模式探析[J].杭州大学学报,1995,(1):124-12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DFEE (1999). Learning to Succeed: A New Framework for Post-16 Learning. http://www.dfee.gov.uk/post16/
2
ITSOFFICIAL (2000). What Are Core Skills. http://www.itsofficial.net/portal.asp.
3
QCA (2000). Introduction to Key Skills. http://www.qca.org.uk/nq/ks/com_app_it2.asp.
4
Anthony Kelly. The Evolution of Key Skills: towards a Tawney paradigm [J]. Lond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1,53(1).
5
Tawney,R.H.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All[M].-London: Hambledon Press, 1988.
6
吴雪萍.
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6):56-59.
被引量:128
共引文献
250
1
陈伦全,莫芮,邓达.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20,0(13):5-11.
被引量:1
2
庞玲,敖碧红.
校企合作背景下提升高职文秘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训模式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3):125-127.
3
刘春来.
关于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0(A01):56-56.
被引量:5
4
卢晓春,胡昌送.
突出发展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94-98.
被引量:23
5
陈桂菊.
实践性教学在会计专业中的应用[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117-118.
被引量:1
6
务新超.
成人高等教育“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科技资讯,2007,5(6).
被引量:2
7
姜晓洁.
高等职业教育之我见[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4):126-128.
8
滕晓焕.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索[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41-42.
被引量:3
9
何敏.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J]
.当代职业教育,2010(8):26-28.
被引量:2
10
刘洁.
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之关键能力培养——兼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J]
.科技创业家,2013(23):153-15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6
1
吕健伟,韩宝军.
试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9):12-14.
被引量:3
2
狄剑锋.
纺织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纺织教育,2004(3):27-29.
被引量:4
3
赵丹丹 ,赵志群 .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5):12-15.
被引量:150
4
闵建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刍议——与郑国强先生商榷[J]
.职教论坛,2006,22(01X):28-30.
被引量:5
5
张启富.
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58-59.
被引量:46
6
潘绍来.
TAFE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的研究[J]
.职教论坛,2006,22(02X):62-64.
被引量:24
7
徐朔.
“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6):66-69.
被引量:174
8
德国大学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
.世界教育信息,2006,19(6):21-22.
被引量:15
9
董静,张友芳.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试验与研究[J]
.职教论坛,2006,22(09X):14-17.
被引量:13
10
罗安源,周楠皓,钟鸣.依托集团企业缔造就业巨舰——长沙南方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N].国际金融报,2012.05-17.
引证文献
12
1
余芳,何海翔.
论高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7-20.
被引量:9
2
崔鸿钧.
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纺织教育,2009,24(4):25-27.
被引量:12
3
李丽君.
纺织专业工学结合的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91-93.
4
龚兰芳.
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改革探讨[J]
.继续教育,2010,24(12):30-32.
被引量:5
5
李丽君.
高职纺织品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开发实践[J]
.纺织教育,2011,26(6):463-466.
6
杨艳玲.
高职学生从业素质及其培养途径——以潍坊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25(4):17-19.
7
黄国芳,王建辉,刘英.
构建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
.科技广场,2013(2):219-222.
被引量:1
8
王建辉,黄国芳,刘英.
集团办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
.科技广场,2013(7):215-218.
9
陈淑倩.
浅谈会计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
.经营管理者,2011(18):225-225.
被引量:2
10
张晋.
高职生获得感的调查研究[J]
.职教论坛,2017,33(24):25-2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李国彦,王桂花.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形成机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4):59-65.
被引量:4
2
李臣之,阮沁汐,陈洁敏.
研究生学习获得感:问卷编制及发展特点[J]
.教育科学,2022,38(1):64-72.
被引量:9
3
杨琼.
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1):74-75.
被引量:1
4
周国烛.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1):82-83.
被引量:46
5
陈靖莲.
论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3):104-108.
被引量:5
6
任建红.
台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11-13.
被引量:1
7
陈国胜,叶剑强,邹良影,吕卫.
农类高职学生发展型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农业教育,2011,12(3):62-66.
被引量:1
8
徐莹.
高职校企合作浅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3):340-340.
被引量:4
9
杨真.
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及发展建议[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1(9):61-62.
被引量:6
10
康娜.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竞争力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2):67-68.
1
于希智,王振利.
和谐教育,更应充分重视职专学生非技能素养的培育[J]
.吉林教育(教研),2010(4):43-43.
2
孙静文.
以“专业包”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职教通讯,2012(11):6-7.
被引量:2
3
黄澄.
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14,0(10):39-39.
4
周岳.
项目教学在“数控铣削加工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
.科教文汇,2009(35):51-52.
被引量:2
5
马桂珍.
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在中职教育中的发展及作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286-287.
6
吕鸿雁.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157-159.
被引量:1
7
何雪珍.
基于财务用人需求下的中职财会教学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11):103-103.
8
唐琪明.
应对挑战,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22(1):77-78.
9
任涛.
项目教学在车工课中的实践[J]
.科学之友(下),2010(2):146-147.
被引量:2
10
李宏.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17):120-120.
职教论坛
2005年 第11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