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50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新诗世纪回顾的一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6

The confrontation of two opposing thinking in 1950s--an important question in reflecting the century of new poems i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二元对立”思维常常被判定为五四新诗运动的产物。其实,初期白话新诗倡导者的偏激、决绝的“呐喊”并不能够淹没他们实际创作的多元选择,真正的制度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来自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以“两条路线的斗争”规范个人思想的过程。规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组织人事制度的“集约化”管理,二是连续不断的文艺思想斗争的实施。在学习、改造与批判活动中,“二元对立”思维才真正内化为每一个中国诗人的自觉追求,“二元对立”的诗歌史也被“重构”了起来,并成为新中国的基本“知识”。
作者 李怡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160,共2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3):5-20. 被引量:268
  •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46页.
  •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129、134页.
  • 4汪叔潜.《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1915,1.
  • 5陈独秀.《答胡适之》[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56页.
  • 6胡适.《逼上梁山》[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7、8页.
  • 7刘纳.二元对立与矛盾绞缠 中国现代文学发难理论以及历史流变的复杂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1-22. 被引量:7
  • 8穆木天.《谭诗—寄郭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1926,1(1).
  • 9特伦斯·霍克斯 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67年版.15、16页.
  • 10《我对中国诗歌的意见》[J].文艺先锋,1948,12(1).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408

同被引文献7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