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习型社会认证制度的思考
Pondre Dyer the Study- orren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学习型社会进行认证,加快教育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要使学习型社会得到良性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认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习型社会认证制度,提高认证水平。
作者
柳清秀
李舜
机构地区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学习
学习型社会
教育管理
认证制度
分类号
G40-058.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作者简介
柳清秀(1952-),男,湖北黄石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授; 李舜(1983-),男,四川通江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本科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石岩公学评估认证专家组.
广东深圳石岩公学评估认证书[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0):58-60.
被引量:1
2
吴刚,顾志红.
学习型社会:理念与结构[J]
.全球教育展望,2003,32(10):11-14.
被引量:3
3
张东娇.
美国学校质量评估制度的审视与启示——认证制度和蓝丝带学校[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3):17-21.
被引量:32
4
熊耕.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起源及其形成动力分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6):61-64.
被引量:19
5
谈松华.
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教育信息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03(19):5-8.
被引量:17
6
张志英,张彦通.
关于建立我国工程认证制度的几点思考[J]
.科技导报,2004,22(7):46-4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詹姆斯·A.道等编著 黄祖辉蒋文华主译.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2页.
2
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知识社会:信息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4页.
3
Cresaon, E. ( 1996 ). The European Year of Lifelong learning.Adults Learning. 7(9), 215 - 218.
4
European Commission. (1995).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sThe [.earning Society.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s.
5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c~ for the Twenty - firstCentury. (1996). Learniv4g: The Treasure Within. France.. UNESCO.
6
Gibbons, M. et al. (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lxaary Societies.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7
Young,K. E.,Chamber, H.R.. and Kells,H.R. Understanding Accreditation [ M] . San Francisca:Jossey-Bass Publishers, 1983. 6.
8
Harcleroad, F. F. Accreditation:Voluntary Enterprise in Understanding Accreditation [M]. San Francisca:Jossey-Bass Publishers, 1983. 42.
9
Bogue,E.Grandy and Saunders,Robert L. The Evidence For Quality[M] . San Francisca:Jossey-Bass Publishers,1992. 36.
10
Mitzel,Harold 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th edn.)[M]. New York:The Frees Press, 1982. 9.
共引文献
77
1
李凤华.
对学习型社会教育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J]
.科学时代,2009(1):34-35.
被引量:1
2
张彤,马龙,高丽,施建明,姚萱,崔长勇.
课程质量评估实测的分析与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3,2(1):33-36.
被引量:3
3
柴定红.
社会工作专业认证:美国经验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反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4(11):53-58.
被引量:6
4
骆小婷.
让阅读成风成趣,迎接学习型社会的到来[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4):80-82.
被引量:10
5
杨晓宏,梁丽.
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27-33.
被引量:230
6
邵南,常玲.
“天网、地网、人网”大陆边远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基本教学环境建设研究[J]
.云南电大学报,2004,6(4):3-9.
7
谌启标.
国外学校管理变革的理念与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2005(2):24-26.
8
杨行勇.
新世纪我国高校教师认证研究的进展及趋势[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11-14.
9
王淑娟.
美国私立教育质量的社会规范机制——认证制度[J]
.复旦教育论坛,2005,3(2):72-75.
被引量:2
10
罗曼菲.
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审视与启示[J]
.惠州学院学报,2005,25(2):81-86.
被引量:2
1
庞兴革.
漫谈发展个性[J]
.吉林教育,2005(1):8-9.
2
何灵芝.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探寻[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30):247-247.
3
基丽华.
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3):132-132.
4
《使劲扯蛋》年度颁奖获奖着认证[J]
.当代体育(篮球),2009(3):62-62.
5
毕家驹.
德国认证、证明和质量保证学会(ACQUIN)-2008[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1):116-117.
6
毕家驹.
日本大学认证协会(JUAA)-2008[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4):117-117.
被引量:1
7
谭爱强.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190-192.
被引量:2
8
陈萍,耿红琴.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J]
.天中学刊,2003,18(2):99-100.
被引量:3
9
李贵安.
美国课堂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
.陕西教育(教学),2008(9):4-6.
被引量:1
10
沈爱琴.
对高等教育人才质量中“质”的多元培养途径的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7):99-101.
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