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58-61,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4
-
1詹.纳尔摩尔,苏汶,马力,关贵民,宋琦.论电影表演[J].世界电影,1991,0(1):4-32. 被引量:3
-
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0页.
-
3葛兰西 雷雨 姜丽 张跣译.《狱中札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234页.
-
4约翰·费斯克 罗钢 刘象愚主编.《大众经济》[A].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
共引文献61
-
1张哲.浅谈方言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7(14):24-24. 被引量:2
-
2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3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现时代[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4-23. 被引量:27
-
4尚永亮,王蕾.论“以意逆志”说之内涵、价值及其对接受主体的遮蔽[J].文艺研究,2004(6):42-50. 被引量:8
-
5王雨辰.略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误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111-116.
-
6王东海.汉语同义语素编码的参数和规则[J].中国语文,2002(2):159-164. 被引量:8
-
7张志毅,张庆云.柏拉图以来词义说的新审视[J].中国语文,2000(2):126-136. 被引量:7
-
8单世联.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5(2):24-31. 被引量:29
-
9刘进.作为文化战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J].求索,2005(2):51-54. 被引量:1
-
10殷乐.电视模式的全球流通:麦当劳化的商业逻辑与文化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4):84-87.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47
-
1徐薇.关于影视作品中方言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7(2):14-15. 被引量:6
-
2张哲.浅谈方言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7(14):24-24. 被引量:2
-
3黄建新.我看喜剧片[J].电影艺术,1999(3):44-47. 被引量:18
-
4聂欣如.方言与电影[J].电影艺术,1990(2):130-142. 被引量:6
-
5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张京媛.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当代电影,1989(6):47-59. 被引量:267
-
6詹.纳尔摩尔,苏汶,马力,关贵民,宋琦.论电影表演[J].世界电影,1991,0(1):4-32. 被引量:3
-
7徐贵权.当代大学生精英意识式微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4(7):116-124. 被引量:14
-
8伍国.流行文化的困境——《任逍遥》中的后现代性与现代性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18(4):10-14. 被引量:10
-
9黄诗玫.方言影视剧创作的语言因素考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16-118. 被引量:8
-
10方文开.论霍桑的审美现代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5,27(5):133-138.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7
-
1张哲.浅谈方言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7(14):24-24. 被引量:2
-
2赵月.浅析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热”[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151-151. 被引量:1
-
3贺彩虹.诙谐中的消解与坚守——论近期喜剧电影中的方言言说[J].东岳论丛,2010,31(2):91-95. 被引量:11
-
4李简瑷.贾樟柯电影的声音美学[J].电影评介,2010(9):53-55. 被引量:2
-
5吉平,刘宗元,蔡昕蕴.论陕西方言在陕派电视剧中的审美功用[J].新闻知识,2010(7):95-96. 被引量:3
-
6黄文杰,刘库.王童乡土电影叙事的多重性研究[J].写作,2011(2):31-34.
-
7李艳,张晓刚.影视剧艺术创作中方言符码的文化语义学功能探析[J].艺术百家,2012,28(5):211-215. 被引量:5
-
8许学宁.方言对国产电影底层化叙事的助力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21):195-196.
-
9朱洁,都文伟.“静物”有声?——论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的声音美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3):111-116. 被引量:1
-
10王文照.从声音美学浅析《三峡好人》[J].戏剧之家,2018(18):118-119.
二级引证文献34
-
1袁媛.浅析电视剧《山海情》的中国叙事与时代价值[J].当代电视,2021(3):36-40. 被引量:12
-
2盛暑寒.喜剧电影《神奇侠侣》中流行元素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1(19):42-43. 被引量:3
-
3焦欢.论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元素[J].文教资料,2012(27):185-187. 被引量:3
-
4白国龙,高磊.影视剧中陕西方言的跨文化解释[J].今传媒,2013,21(9):142-143. 被引量:1
-
5韩林.《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的地域文化特色[J].电影文学,2015(19):95-97. 被引量:1
-
6吴志远,陈娟娟.《平凡的世界》为何再次流行——基于引爆点理论的探析[J].西部学刊,2016(2):45-48. 被引量:1
-
7郝君.河南本土化轻喜剧电影的创作探析[J].今传媒,2016,24(5):98-99.
-
8肖心玥.新世纪以来中国方言电影传播受限原因分析[J].新闻知识,2016(6):74-76. 被引量:1
-
9孙宏吉,路金辉.贾樟柯电影中方言的意义与价值分析[J].当代电影,2016,0(6):190-193. 被引量:16
-
10王晶晶.方言对影视剧艺术特性的影响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189-189. 被引量:1
-
1邹小雨.从《疯狂的石头》看中国的方言电影[J].视听纵横,2009,30(5):91-92. 被引量:1
-
2姜若芸.试论本世纪影视剧中方言的使用[J].长安学刊,2010(3):71-73.
-
3史博公,朱敏.方言:电影创作的活水源头[J].当代电影,2007(2):10-13. 被引量:38
-
4马可.方言电影,文化意识的苏醒与深化[J].观察与思考,2006(18):60-61. 被引量:7
-
5朱琳.从《疯狂的石头》看中国的方言电影[J].考试周刊,2008,0(23):215-215. 被引量:3
-
6方言电影为何越来越走红[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9(5):45-45.
-
7苗守艳.方言电影的语言学分析[J].长城,2009(6):170-171. 被引量:5
-
8张哲.浅谈方言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7(14):24-24. 被引量:2
-
9葛玮华.“方言电影”的兴起及未来发展[J].中国电影市场,2012(3):37-38. 被引量:5
-
10吴凑春.论邓小平传记影像的艺术表达[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34(5):6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