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淮海平原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总面积32万km^2。北起燕山南麓,南至淮河、苏北总干渠,西自太行山、伏牛山东麓,东临渤海和黄海,地跨冀鲁豫苏皖和京津等五省二市。该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条件好,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但由于旱、涝、盐、碱、砂、薄等灾害并存,加上土地利用不甚合理,目前仍存在着大面积的中低产地。为此,评价各种土地类型对农林牧业利用的适宜性,对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发挥黄淮海生产潜力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李秀斌
黄荣金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出处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2-38,共7页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土地评价
农业适宜性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9
参考文献
3
1
匿名著者,产量与水的关系,1979年
2
匿名著者,土地评价纲要,1976年
3
李明森,土壤学译丛.1
同被引文献
142
1
高洪文.
生态交错带(Ecotone)理论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1994,13(1):32-38.
被引量:78
2
许幸频,姜爱林,刘嬴洲.
耕地概念的界定与耕地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初探[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7-70.
被引量:8
3
刘胤汉.
论土地类型的结构、演替与生态设计——以陕西省1:50万土地类型图为例[J]
.资源科学,1987,17(3):25-33.
被引量:15
4
陈百明.
土地资源系列研究方法的探讨——以新疆呼图壁县绿洲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1987,2(2):171-183.
被引量:2
5
石玉林.
土地资源研究三十年[J]
.资源科学,1986,16(3):54-57.
被引量:8
6
李孝芳,王青怡.
编制大比尺土地资源图的经验小结——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J]
.资源科学,1982,12(1):26-46.
被引量:2
7
石玉林.
关于《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分类工作方案要点》(草案)的说明[J]
.资源科学,1982,12(1):63-69.
被引量:12
8
宋延洲.
禹县土地质量评价方法[J]
.资源科学,1981,11(4):12-22.
被引量:4
9
倪绍祥,陈传康.
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J]
.地理学报,1993,48(1):75-83.
被引量:53
10
牛文元.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
.生态学报,1989,9(2):97-105.
被引量:320
引证文献
9
1
敬松.
大城市郊县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0(1):84-91.
被引量:7
2
张洪业.
鲁西北地区土地资源条件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19-28.
被引量:16
3
徐劲松,刘伟,濮励杰,彭补拙.
温州市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1999,15(1):22-25.
被引量:1
4
马廷刚,常庆瑞,赵业婷,李慧燕,申健.
陕西省武功县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2):186-189.
被引量:7
5
刘嘉俊.
鲁山县荒山资源开发利用初探[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15(2):52-54.
被引量:1
6
刘全凤,刘健,孔德平,武婷,李雅静,苗峰.
沧州市发展无土栽培蔬菜产业的意义及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5):97-99.
7
郭旭东,谢俊奇,李双成,邱扬.
土地生态学发展历程及中国土地生态学发展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9):4-10.
被引量:13
8
岳文泽,韦静娴,陈阳.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反思[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0):1-10.
被引量:20
9
徐勇,王丽佳,杨华.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人类活动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实证应用[J]
.地理学报,2022,77(7):1615-1633.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张健,韩晓旭,周侃.
青藏高原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及空间管制政策取向——2000~2020年[J]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5):674-685.
被引量:1
2
程玉,李梓维,王继华,崔红,车琦,吕立鑫.
河流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验证[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2,45(S01):321-328.
3
王光明,潮洛濛.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西鄂尔多斯地区为例[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4):431-438.
被引量:2
4
钟德燕,常庆瑞.
基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2,34(6):7-12.
被引量:3
5
LILei ZHANGPing-yu HOUWei.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S IN SOUTHERN LIAONING PROVINCE SINCE 1950S[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5,15(2):131-136.
被引量:6
6
邵晓梅,刘春玲,张洪业.
鲁西北地区土地现实生产力调查与估算[J]
.地理研究,2005,24(4):535-541.
被引量:8
7
李蕾,张平宇,侯伟.
五十年代以来辽南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2):133-138.
被引量:10
8
伍新木,于振英.
制度变迁框架下的耕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109-113.
被引量:3
9
梁涛,蔡春霞,刘民,彭小雷.
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江西萍乡市为例[J]
.地理研究,2007,26(4):782-788.
被引量:94
10
刘富刚.
鲁西北微地貌类型及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J]
.资源与产业,2008,10(1):112-115.
被引量:2
1
罗国煜.
城市不稳定性与投资环境问题(4)[J]
.地震学刊,1994,14(3):50-55.
2
罗国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地学发展的新机遇[J]
.江苏国土资源,2003(4):6-8.
3
张素兰,余文庆,刘翔.
西藏土地环境现状评价与治理对策[J]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13(3):120-122.
4
周勇,田有国,任意,朱海燕.
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
.生态环境,2003,12(1):37-41.
被引量:60
5
邓亚静.
区域生态评价的伦理与理念[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0(2):31-34.
6
闫岩,雷国平,谢英楠.
基于AHP和熵权法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134-139.
被引量:19
7
王成,刘秀华,刘勇,罗瑾.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敏感性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1):59-64.
被引量:11
8
许伟,施玉麒,鲁凤,刘雯.
上海市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9):178-182.
被引量:12
9
景林,赵俊兰,张波,虞朝晖.
系统动力学在土地生态评价领域应用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13(6):31-31.
10
倪绍祥.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0(4):7-15.
被引量:2
自然资源
198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