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海民居庄廓院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海农村家家户户都居住在庄廓院内,所谓庄廓院就是有着高大土筑围墙、厚实大门的四合院。庄廓一词为青海土话,庄者村庄,俗称庄子;廓即郭,字义为城墙外围之防护墙。内城外郭,合称城郭。庄廓一词如何演绎而来,笔者不得要领。但庄廓与城郭似乎有联系。
作者
张君奇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05年第3期54-55,共2页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关键词
青海
民居
四合院
防护墙
围墙
大门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276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9
1
秦永章.
土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刍议[J]
.青海民族研究,1996,7(1):75-77.
被引量:11
2
江道元.
西藏卡若文化的居住建筑初探[J]
.西藏研究,1982(3):103-126.
被引量:39
3
金虹.
关于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
.南方建筑,2010(5):45-47.
被引量:7
4
郭军,钟添胜,周谢军.
青海民居庄窠的建造技术[J]
.工业建筑,2009,39(S1):104-106.
被引量:5
5
郗慧民,郗萌.
“花儿”物质民俗的文化内涵[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8-105.
被引量:4
6
丁淑琴.
从波塔宁考察资料看土族族源[J]
.民族研究,2006(4):95-100.
被引量:6
7
张十庆.
从建构思维看古代建筑结构的类型与演化[J]
.建筑师,2007(2):76-79.
被引量:53
8
芈一之.撤拉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9
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0
周婕.负责的“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历史文名镇保护规划”项目成果,2013.
引证文献
10
1
崔文河,王军.
游牧与农耕的交汇——青海庄廓民居[J]
.建筑与文化,2014(6):77-81.
被引量:10
2
哈静,潘瑞.
青海“庄窠”式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色探析[J]
.华中建筑,2009,27(12):89-91.
被引量:9
3
周婕,张雨蝉.
撒拉族发祥地街子镇空间和风貌特征初探[J]
.南方建筑,2013(4):47-50.
被引量:1
4
房琳栋,王军,靳亦冰.
青海河湟传统庄廓民居生态建筑经验与绿色更新设计初探[J]
.华中建筑,2017,35(8):49-52.
被引量:5
5
王霞,陈出云.
趣议青海河湟地区传统民居及装饰[J]
.中国报业,2012,0(08X):153-154.
被引量:1
6
田虎,张伟,高琦.
土族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3):101-109.
7
田虎,雷振东.
土族传统庄廓的空间特征及营建技术研究[J]
.世界建筑,2021(9):13-17.
被引量:2
8
李江,杨菁,刘亚如.
从舶来向本土模式转变的过渡地带——河湟谷地伊斯兰建筑研究[J]
.世界建筑,2022(9):19-23.
被引量:1
9
尚路轩,高博,孙一.
河西走廊地区传统乡村民居绿色营建智慧研究[J]
.建筑创作,2024(5):188-199.
10
李冬雪,李军环,靳亦冰,张超.
河湟多民族地区庄廓民居建构思维与空间观念探微[J]
.建筑遗产,2024(3):1-1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童月恒,陈洋.
青海城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以西宁为例[J]
.建筑学报,2022(S02):35-41.
2
张维.
城市更新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J]
.建筑技艺,2022,28(S01):153-155.
3
李继奎.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研究[J]
.建筑技艺,2019,0(S1):174-175.
被引量:2
4
周晶,李旭祥,孟祥杰.
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
.建筑学报,2012(S1):172-176.
被引量:10
5
熊梅,周宏伟.
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研究述评[J]
.中国名城,2015,0(3):85-91.
被引量:1
6
熊梅,周宏伟.
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1):71-79.
被引量:1
7
崔文河,于杨.
“多元共生”——青海乡土民居建筑文化多样性研究[J]
.南方建筑,2014(6):60-65.
被引量:9
8
田虎,雷振东.
土族传统庄廓之地域文化逻辑[J]
.华中建筑,2015,33(9):133-138.
被引量:1
9
熊梅,周宏伟.
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研究述评[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149-156.
被引量:2
10
田毅,周宏伟,高小强.
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述评[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9.
被引量:1
1
商选平.
分析青海民居庄廓院[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13(1):18-19.
2
邵楠.
青海民居庄窠与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J]
.青海科技,2010,17(1):43-44.
被引量:2
3
苏延芬,蒋宁山.
青海民居木结构房屋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抗震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48-52.
4
钟添胜,郭军,周谢军.
青海生土民居——庄窠[J]
.四川建筑,2009,39(6):56-57.
被引量:4
5
郭军,钟添胜,周谢军.
青海民居庄窠的建造技术[J]
.工业建筑,2009,39(S1):104-106.
被引量:5
6
马生龙.
青海农村平房住宅的抗震问题浅议[J]
.工程抗震,1995(1):28-30.
被引量:1
7
苏延芬,王铭勇.
青海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与分析[J]
.建筑科学,2013,29(9):13-16.
被引量:7
8
电气设计与电气监理之浅析[J]
.中国招标,2014(2):31-33.
9
刘伟民,王玫林,王永胜,俞永科,张林萍.
青海农村饮水工作的新目标与新措施[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1):5-6.
被引量:1
10
闫新.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6):54-55.
古建园林技术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