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量建立InfiniBand电缆组件模型
Modeling of InfiniBand Cable Assemblies from Measurements
摘要
本文探讨通过测量建立InfiniBand电缆组件模型的有效方法。介绍了TDR示波器的数据采集技术,然后论述InfiniBand电缆测试组件不同部分的建模技术。最后本文给出了眼图如何帮助分析模型性能的一个例证。本文提出的技术使设计人员能够迅速完成InfiniBand建模和分析任务,加快设计周期,降低整体设计成本。
出处
《电子产品世界》
2005年第10B期68-71,77,共5页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参考文献6
-
1D. A. Smolyansky S D. Corey.“使用时域反射计测量检定差分互连”[J].微波杂志,3.
-
2E.Bogatin,“信号完整性简介” Prentice Hall,2004.
-
3D.A.Smolyansky.“有损耗线路模拟和分析”[J].印刷电路设计杂志,2003,.
-
4H.W.Johnson和M.Graham,“高速数字设计,黑色魔法手册”-Prentice Hall,1993.
-
5M Jong,B.Janko,V.Tripathi,“使用时域测量进行互连同等电路建模”IEEE Trans.元器件、封装和制造技术.16,1993年2月.
-
6L.A.Hayden,J.M.Jong,v.K.Tripathi,“使用时域测量检定多线路互连结构”电子封装的电气性能,1993年10月.
-
1王德军,王丽娜.企业数据的存储技术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8):7-9. 被引量:7
-
2沈建苗.InfiniBand:希望无限[J].互联网周刊,2001(35):76-77.
-
3互联的校园[J].计算机网络世界,2002,11(5):51-52.
-
4汪凯罗.PCI的终结者—InfiniBand[J].微型计算机,2001(8):11-12.
-
5信风.让我如何帮助你?[J].大众软件,2003(2):39-42.
-
6李智佳,胡翔,焦莉,王伟锋.基于随机Petri网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作业调度及InfiniBand网络互连的性能分析[J].计算机科学,2015,42(1):33-37. 被引量:2
-
7Infiniband链路速率将在2011年突破240Gb/s[J].今日电子,2008(7):71-71.
-
8余少勇.基于LoadRunner的Web应用负载测试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8):81-84. 被引量:1
-
9桑圣洪,胡飞.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的工作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6):1019-1022. 被引量:21
-
10新品上市[J].Windows IT Pro Magazine(国际中文版),2007(8):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