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新诗”派的诗美探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新诗”派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汇点上形成了自己的诗美理想,他们以独特的艺术理解去拥抱和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新的写作方法”,构建和强化诗歌自身的审美品格,坚持“戏剧化”的创作原则和意象化的美学追求,成为20世纪40年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艺术生命群。
作者 刘静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作者简介 刘静(1964-),文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J].文艺研究,1980(5):73-82. 被引量:44
  • 2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诗传统的寻找[N].天津《大公报》副刊《星期文艺》,1947—03—30.
  • 3.新诗现代化[A].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c].三联书店,1988..
  • 4唐湜.诗的新生代[J].诗创造,.
  • 5.对于诗的迷信[A].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c].三联书店,1988..
  • 6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N].天津:大公报,1948—06—08.
  • 7袁可嘉.新诗戏剧化[A]..论新诗现代化[c].三联书店,1988..
  • 8唐湜.“诗四十首”(书评)[J]..文艺复兴(第三卷第四期6月号)[C].年文艺复兴社,1947..
  • 9唐湜.辛笛的《手掌集》[J]..《诗创造》第9辑《丰饶的平原》[C].,1948—03..
  • 10唐湜.论意象[J].春秋,:11-11.

共引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