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经济发展简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立区域经济创新体系,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
陈凤云
机构地区
南阳理工学院商学系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88-89,共2页
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
发展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作者简介
陈凤云(1967-),女,河南社旗人,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孟祥林,张悦想.
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与障碍因素分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12.
被引量:14
2
陈月梅.
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J]
.现代管理科学,2003(2):87-88.
被引量:19
3
刘友金,黄鲁成.
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
.企业经济,2001,20(3):13-16.
被引量:21
4
李中国.
新经济挑战与区域创新发展[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2):31-3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费洪平.
企业组织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J]
.经济研究,1994,29(8):71-76.
被引量:11
2
程必定.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J]
.经济研究,1995,30(7):61-66.
被引量:27
3
路甬祥.知识经济干部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4
付晓东.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研究[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1).
5
成思危.解读新经济[J].理论经济学,2001,(8):86-86.
6
沈金容.国外成人教育概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7
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0,35(10):30-37.
被引量:971
8
慕继丰,冯宗宪,李国平.
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上)[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23(3):26-29.
被引量:17
9
沈立人,戴园晨.
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
.经济研究,1990,25(3):12-19.
被引量:320
共引文献
49
1
陆根尧,云鹤.
基于要素密集度视角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0(S2):295-304.
被引量:5
2
孟祥林.
河北省临港产业与其腹地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8(7):5-7.
被引量:10
3
徐春梅.
论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创新中的作用[J]
.经济师,2004(9):234-234.
4
刘汉蓉.
区域合作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J]
.经济师,2004(10):234-235.
被引量:1
5
方一平,曾勇,李仕明.
攀西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建设[J]
.山地学报,2004,22(B09):31-38.
被引量:1
6
宣烨.
论淮南市发展区域经济合作[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5):59-62.
7
孟祥林.
从现代港口发展的新要求谈环渤海港口建设的思路[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8(12):1-5.
被引量:5
8
于海,黄泰康,吴春福.
论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2):131-134.
被引量:1
9
周柏翔,凌丹.
长春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4):92-94.
被引量:3
10
蔡国强,杜珠英,郭薇雅.
浅谈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协作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J]
.江苏商论,2005(8):147-149.
1
项琳,王玉,项军.
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主导作用[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3):33-34.
被引量:1
2
周毓秋.
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J]
.中国科技投资,2002(7):38-38.
3
海秋丹.
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J]
.社科纵横,2013,28(2):28-30.
4
乐雪,周杨.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支撑体系[J]
.华商,2008(6):56-57.
5
徐新华,饶雪玲.
论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主导作用[J]
.经济纵横,2008(10):38-40.
被引量:2
6
宋言奇,陈宇光.
以低碳社会促低碳经济发展[J]
.环境教育,2011(3):48-51.
被引量:1
7
韩振普.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
.理论学刊,2010(7):47-49.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