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经贸导刊》
2005年第17期32-33,共2页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同被引文献114
-
1张成福,党秀云.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J].行政论坛,1995,2(4):3-9. 被引量:20
-
2黄河.论公共需求与中国经济增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17. 被引量:4
-
3罗忠桓.公共产品供求矛盾解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574-578. 被引量:5
-
4张丽曼.论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J].社会科学研究,2004(6):1-5. 被引量:8
-
5迟福林.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J].江苏社会科学,2004(6):61-64. 被引量:9
-
6冯海波.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 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出路[J].经济体制改革,2005(1):70-74. 被引量:2
-
7詹建芬.对公共产品短缺现象的困惑和释疑[J].江淮论坛,2005(1):24-29. 被引量:9
-
8秦晖.权力、责任与宪政——关于政府“大小”问题的理论与历史考查[J].社会科学论坛,2005(2):10-37. 被引量:32
-
9华金·阿朗戈,黄为葳.移民研究的评析[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18(3):35-46. 被引量:63
-
10楚永生,张宪昌.公共物品供给的动态化视角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3):18-21.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13
-
1黄明欣.缓解公共产品供求矛盾的财政法对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53-60. 被引量:2
-
2许丽平.论政府转型与我国公共产品效率的提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6):141-143.
-
3丁银莲.创新服务政府 构建和谐社会[J].新余高专学报,2006,11(3):43-44. 被引量:1
-
4马成林,王俊.我国教育公共需求扩张与供给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12):29-31. 被引量:1
-
5赵爱英.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然性和路径选择[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48-50. 被引量:1
-
6许美凤.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约束变量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4(1):76-77.
-
7芮国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发展研究:进展及评价[J].天府新论,2008(5):75-81.
-
8周健.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府建设的经验与教训[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5):86-89. 被引量:1
-
9林康,陆玉麒,刘俊,张莉,王亭娜.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公共产品空间公平性的定量评价方法——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1):215-224. 被引量:88
-
10夏超,张资华.基本公共需求的界定[J].当代经济,2009,26(4):48-4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00
-
1刘平,王晶,付一帆.河北省典型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评价——基于石家庄、保定、唐山的实证研究[J].管理研究,2019,0(1):1-14.
-
2赵金丽,宋金平.城市新增公共服务资源与新增住房的空间匹配性研究——基于北京市郊区化进程中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J].城市问题,2020(11):36-42. 被引量:4
-
3原晋霞.构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3(1):84-88. 被引量:14
-
4袁文全,张卫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87-91. 被引量:1
-
5邢鹏.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与社会和谐[J].党政干部学刊,2007(3):21-22.
-
6钟业喜,陆玉麒.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评价——以江西省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6):809-816. 被引量:35
-
7高军波,周春山,叶昌东.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空间公平研究[J].规划师,2010,26(4):12-18. 被引量:50
-
8宋正娜,陈雯,车前进,张蕾.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就医空间可达性度量和缺医地区判断——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0,30(2):213-219. 被引量:121
-
9姜海宁,谷人旭,陆玉麒,靳诚.江苏省民用机场可达性及其服务能力评价[J].地理科学,2010,30(4):521-528. 被引量:59
-
10宋正娜,陈雯,张桂香,张蕾.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1217-1224. 被引量:270
-
1江超庸.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力促公共行政与时俱进[J].探求,2002(z1):43-44.
-
2杨金辉.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J].中国集体经济,2009,0(9X):192-193.
-
3迟福林: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J].发展,2006(6):17-17. 被引量:2
-
4迟福林.“减压阀”: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J].人民论坛,2009(15):26-27. 被引量:3
-
5何伊凡.三本书中的邓小平[J].中国企业家,2013(5):3-3.
-
6王志立.转型期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30-32.
-
7陈士林.道德法律化的理性思考[J].理论观察,2007(3):95-96.
-
8陈士林.道德法律化的理性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57-61.
-
9张岩,孙俏俏.论法律实效及其实现[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3Z):74-75. 被引量:1
-
10肖永志.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81-82.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