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机抽取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野生日本鸣鹑40只、野生普通鹌鹑62只和家鹑40只,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检验群体遗传不平衡,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两种野生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共适应特性进行分析,在3个鹌鹑群体中证实存在遗传共适应特性;同时构建中性位点遗传共适应的统计模型,分析遗传共适应特性在分子水平上的效应,结果表明:遗传共适应主导了野生日本鸣鹑、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不平衡状态,分别有16.67%,9.66%和10.05%的非等位基因组合因遗传共适应的影响处于遗传不平衡或极不平衡状态,几乎所有检测的位点都存在遗传共适应特性,其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更加显著,维持着群体中大量的稳定多态现象.这一结果丰富了群体遗传不平衡的概念和内涵,为了解除连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遗传共适应对群体遗传不平衡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阐明我国野生鹌鹑的系统地位以及为评价、保护和利用我国野生鹌鹑这一宝贵遗传资源打下基础.
出处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2-461,共10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070550)
作者简介
联系人,E-mail:passioncg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