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急救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被引量:6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of outburst events
出处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531-533,共3页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
二级参考文献10
1 [4]Sparachino P,Cooper D,Minarik P,et al.History and overview of the CNS rde[M].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Implement-ation and impact.Norwork CT:Appleton & Large.1990.3~18.
2 剡海宇,代爱荣,邓延昭,王晓华,蒋荣成.医院前创伤评分体系及国内应用和研究现状[J] .中国急救医学,1999,19(1):62-63. 被引量:4
3 周秀文.开展继续护理学教育工作体会[J] .实用护理杂志,1999,15(2):53-54. 被引量:16
4 孙家骏.创伤评分的临床应用[J] .急诊医学,1999,8(5):338-339. 被引量:4
5 杜红梅,孙玲.五国护士继续教育比较[J] .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48-48. 被引量:28
6 余凤英.868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调查[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1,16(2):102-104. 被引量:30
7 王玉华,张悦.对临床护士掌握专科知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65-666. 被引量:9
8 周敏.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及其思考[J] .现代护理,2001,7(12):46-47. 被引量:39
9 刘中民.改善急救模式 提高创伤救治水平[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2):79-80. 被引量:173
10 杨传英,郝莉.131例严重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护理体会[J] .交通医学,2002,16(4):372-37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61
1 熊健,李玲.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救治的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8):118-118. 被引量:1
2 张淑琴,李满华,林艳娟.应用“木桶原理”对护理人员强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2004,4(4):47-49. 被引量:9
3 王巧云,张秀梅,贾艳红.护士对气管插管气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05,5(7):8-9. 被引量:4
4 黄建红,陈建洪,黄荔红,俞玉梅.应对平时突发事件的做法和体会[J]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5,12(6):422-423.
5 陈凌,李芸,陈晓珊,陈秀梅.CCU护士专科技能系统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2):35-36. 被引量:17
6 王玉玲,刘钰.急诊绿色通道中护理工作环节的重要作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4):33-34. 被引量:11
7 张卫青.临床医生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现状和学习需求调查分析[J] .医药世界,2006(6):77-78. 被引量:11
8 苏伶娥.急诊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与实践体会[J] .右江医学,2006,34(4):438-439. 被引量:1
9 李玲.急诊科护理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 被引量:4
10 张亚卓,赵雪生,李冰,佟春雨,夏雪莹,张英慧,杨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运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13-15. 被引量:42
同被引文献83
1 周积逢.突发成批伤员的救护体会[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S1). 被引量:2
2 常玲,林伟.从“非典”流行看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干预和长效管理机制[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2):221-222. 被引量:2
3 池金凤,李凤清.急救护理小分队的建立与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73-774. 被引量:18
4 宋金兰.护理部面对成批伤员急救的护理管理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12):47-48. 被引量:50
5 徐洁,张玲,姚梅芳,张兰娟.探索成批伤员在急诊科的救护程序[J] .解放军护理杂志,1996,13(4):37-39. 被引量:8
6 孙艳.护理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对策[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4,6(6):62-63. 被引量:3
7 王瑜,王惠卿,王秀珉,吴春英.突发事件成批伤员现场急救程序的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2):79-80. 被引量:40
8 吴声荣.综合医院护理部在应对突发疫情工作中的职能作用[J] .职业与健康,2005,21(3):465-467. 被引量:1
9 孔庆鸾.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与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1994,9(4):36-36. 被引量:2
10 廖全全,叶良玉,张友惠,叶平香,王从华,邹红梅.群体伤救护的组织管理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97-298.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6
1 李书琴,刘芳,谭惠仪,李美华,黄雪仪,张海霞.建立院内护理应急体系效果分析[J] .广州医药,2008,39(4):79-80. 被引量:2
2 王曼,宋雁宾,张红,张宪.批量伤员医院内急救相关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2008,15(9):33-35. 被引量:15
3 黄建红,陈建洪,俞玉梅,陈巧郁,黄丽平.急救流程再造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3):273-275. 被引量:23
4 张华琼,周利,刘陈勇.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策略[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0,17(6):101-103. 被引量:11
5 马磊.群体伤伤员院内急救模式探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0):2474-2476. 被引量:2
6 穆欣,刘悦,任蓁,周苗苗,代培方.护理人员疫情防控能力培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1,9(5):982-98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7
1 张桂芬,邓霞,萧佩仪,何丽婵.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09,16(11):61-63. 被引量:2
2 杨晓媛,李世英,李洁,李东文.汶川地震中大批量伤员的应急救护[J] .护理学报,2009,16(12):77-79. 被引量:5
3 蒋晓春,黄丽霞,刘宏飞.二级医院群伤救护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 .现代医院,2010,10(3):116-117. 被引量:5
4 郑亚男,金向英.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现状调查[J] .护理学报,2010,17(10):15-18. 被引量:17
5 陈利英,葛学娣,施建国,邹丽华,钱莉萍,陈恩萍.合作模式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2010,17(11):30-32. 被引量:7
6 兰天明.急诊死亡235例病因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24. 被引量:3
7 武涧松,彭石林,阎涛,王正元,黄四梅,安里占.院前急救病种导向单元组前出模式应用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11,31(3):15-17. 被引量:3
8 王爱丽,张贺真,赵正平,叶凤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3. 被引量:16
9 黄惠萍.106例严重多发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J] .右江医学,2011,39(4):530-531. 被引量:6
10 张凌峰,金薇,孙明,丁莉莉.应对重症手足口病的医院急救流程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278-279. 被引量:1
1 刘俊荣,张其连.急救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医德评价[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13(1):10-11. 被引量:1
2 周奇,朱成明,陆建明.院前急救医患矛盾的伦理原因及对策思考[J] .卫生软科学,2011,25(6):405-407. 被引量:4
3 杨志明,靳杭红,先枫.突发事件的卫生救援探讨[J]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6):677-679.
4 谭光林.论医护人员在构建急救工作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 .中国卫生经济,2006,25(7):62-64. 被引量:2
5 吴迪.循证医学协助全科医生高效诊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7):483-484. 被引量:1
6 邱晓燕.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刍议[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0):610-612. 被引量:2
7 刘际虎,王大水,周红.非战时火器伤救治体会[J] .创伤外科杂志,2001,3(z1):105-105.
8 陶淑英.825例急诊病例死亡原因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0,19(3):185-186.
9 李素芳,张亚琴.危害急诊科护士身体健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23).
10 刘永明.基层医院的重危症病员和群体多发伤急救[J]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18(12):129-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