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含煤地层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正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正演模型研究,对煤层顶、底界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us offset,AVO)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层顶界面的反射振幅先是随着炮检距(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然后再逐渐增大;煤层底界面的反射波振幅最初也是随着炮检距(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但容易发生全反射,不利于AVO分析.不同结构煤体在AVO响应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媒体结构破坏程度的增强,煤层顶界面反射波AVO的截距和梯度都会增大。煤体结构相同时,与泥岩顶板相比,以砂岩为顶板的煤层顶面表现为较大的反射振幅绝对值和变化梯度.煤层厚度的调谐作用对其AVO属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131-137,共7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2117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50490271)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批准号:2001BA803B0403)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批准号:50221402)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08) 国家杰出青处基金项目(批准号:50025413)资助.
作者简介 E—mail:psp@cumtb.edu.c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31

  • 1吕绍林.孔测超声波仪预测煤体结构的理论基础[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5,14(1):54-59. 被引量:6
  • 2中国矿业学院物探教研室.中国煤田地球物理勘探[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6.258.
  • 3煤炭工业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M].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
  • 4伊万诺夫.煤层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的现代方法[J].国外煤田地质,1989,.
  • 5侯俊胜 董红.综合利用测井和兰氏方程计算煤层气储层煤质和含气量[J].现代地质,1999,13:82-86.
  • 6彭苏萍 杨瑞召.地震反演与三维可视化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初探[A]..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体系:2001年学术论文集[C].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 7勾精为 唐建益.中国煤矿的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现状和前景[A]..CPS/SEG/EAGE北京98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8汪恩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4卷,26期,425页
  • 9刘天放,煤田地质与勘探,1990年,3期,105页
  • 10侯俊胜,现代地质,1999年,13卷,增,82页

共引文献215

同被引文献199

引证文献23

二级引证文献28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