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张学文教授应用苦参经验介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张学文教授认为,苦参虽苦,但用途甚广。根据苦参清热燥湿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实证为主的病证,如心律失常、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各类皮肤病等,疗效显著。
作者
邵文彬
朱丽红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20,共2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苦参
心律失常
带下
痢疾
皮肤疾病
张学文
分类号
R282.710.7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59.41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作者简介
邵文彬(1964-),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教学与科研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张宝恒,孔祥军.
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J]
.中国药理学报,1990,11(3):253-257.
被引量:44
2
阎应举 阎希玲 邵伯琴.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J].药学通报,1980,15(6):282-28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Zhang J X,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8卷,140页
2
Xin H B,中国药理学报,1987年,8卷,501页
3
Li R S,中国药理学报,1986年,7卷,219页
4
Meng H P,中国药理学报,1986年,7卷,239页
5
Tan H R,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5卷,108页
6
张宝恒,中草药,1984年,15卷,139页
7
Zhang H B,药学学报,1980年,15卷,118页
8
Zhao B G,药学学报,1980年,15卷,182页
共引文献
44
1
张琳娜,白洁.
苦豆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26(3):214-217.
被引量:24
2
蒋树中,张毅刚,付强.
苦参对心脏腔内电生理影响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4):29-30.
3
李良.
自拟复律汤治疗早搏40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8):18-19.
被引量:1
4
胡继鹰,潘克英,吕银娟.
甘草三参合剂对心律失常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5):283-284.
被引量:4
5
蒋树中,张毅刚,付强.
苦参抗心律失常作用电生理机制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2812-2813.
被引量:15
6
陈星灿,陈大为,范晓文,刘婧,于喜水.
心律宁片剂体外释放度研究[J]
.中草药,1994,25(8):405-406.
被引量:5
7
李丹,王平全,张楠森.
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
.中草药,1996,27(5):308-310.
被引量:189
8
王平全,陈曙霞,周贤,李丹,陆国红,陈美芳.
苦参碱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16(4):250-253.
被引量:16
9
杨锡芬.
生脉散加味治疗早搏50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20-1320.
被引量:4
10
张晓丹,李显庆,邵碧霞,马灵芝.
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及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05-260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5
1
魏铁力.
颜德馨妇科医案选[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1,0(3):2-3.
被引量:1
2
王翠芬.
自拟荆芥苦参洗剂治疗阴痒39例[J]
.云南中医杂志,1995,16(1):27-28.
被引量:1
3
熊永爱,韩丽.
黄芪和苦参不同剂量比组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36-3237.
被引量:7
4
邵文彬,朱丽红.
张学文教授临床用药经验拾萃[J]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947-1947.
被引量:1
5
徐子亮,刘华珍.
李玉奇博士医案4则[J]
.吉林中医药,1996,16(3):6-7.
被引量:1
6
马玉芳,李遇春.
李遇春教授应用当归贝母苦参汤经验[J]
.河南中医,2005,25(12):20-21.
被引量:4
7
刘伟,唐金花,王亚娣.
苦参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29-830.
被引量:41
8
王艳.
王瑞根应用苦参的经验[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61-961.
被引量:1
9
朱凌云,秦嫣.
张镜人膏方调治心血管疾病精要[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23-24.
被引量:9
10
何绍奇,汤淑良.
朱良春主任医师经验用药2则[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31-3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孙雪娇,周震,王琦,张保卿.
苦参历代应用刍议[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9):139-140.
被引量:2
2
白雅黎,朱向东,樊俐慧,兰雨泽,宋宁.
苦参量效关系及其临床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9,0(5):594-59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邹劲松.
甲醇供需现状及预测[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0,16(3):39-44.
被引量:5
2
赵南,张永萍,沈冯君,徐剑.
复方黄苦膏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9,39(1):101-104.
被引量:1
3
郭会霞,王涵.
苦参、白鲜皮、地肤子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J]
.吉林中医药,2020,40(9):1128-1130.
被引量:28
4
宋娜丽,张苇,张毅,张菊,杨丽萍,马克坚,蔡乐,赵霞.
山豆根内生菌发酵苦参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48-54.
被引量:1
5
孙素霞,蒋秋丽,冯俐,单云云,马莉亚,张业清.
中药湿敷治疗2、3期压力性损伤的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3):99-101.
被引量:6
6
于晓黎,赵晶.
多数据库挖掘苦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机制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2021,30(7):762-763.
7
刘君如,张彦,杨黎燕,夏俭华,杨燕妮,张杰,张玲,杜丹.
苦参本草考证道地性与现代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21,27(7):78-81.
被引量:11
8
赵帅,周正华,王威.
从“肝脾肺”视角论燥湿行气法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10):1601-1605.
被引量:4
9
宋攀,刘莹莹,曾魏,何莉莎.
重构本草——苦参[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41(2):132-135.
1
本刊编辑部.
白头翁汤临床新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0,26(32):15-15.
2
石晓军,郑华.
“绿胆散”治验[J]
.吉林医学信息,1995(3):43-43.
3
徐士伟.
芍药汤临床应用举隅[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4):64-64.
被引量:4
4
周海虹.
中药马兰临床运用举隅[J]
.四川中医,2003,21(4):23-24.
被引量:11
5
曹为.
四妙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5):306-307.
被引量:9
6
龚萍萍.
妇科千金片治疗湿热带下6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1998,14(5):18-18.
7
闵玲玲.
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J]
.江西中医药,2003,34(8):40-40.
被引量:4
8
曹习诠.
樗根白皮汤治疗湿热带下182例[J]
.四川中医,2001,19(11):47-47.
被引量:1
9
牛忻群,牛国莲.
二妙散新用多[J]
.家庭中医药,2011(1):55-55.
10
韩性志,王广超.
黄芩汤加减治疗湿热痢疾66例[J]
.中医研究,2004,17(3):45-45.
被引量:3
新中医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