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学生科研平台 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被引量:
3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等学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南开大学多年来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具有卓越才干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国内高校率先启动创新试点,以点带面,积极构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平台,赋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以新内容。
作者
张开显
金柏江
袁满雪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4-15,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学生科研
培养
平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精神
高等学校
先决条件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4
引证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370
同被引文献
144
1
范昊雯,胡冬艳.
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发展路径[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8):81-82.
被引量:7
2
冼萍,韦旭,王孝英,钟莉莹,潘正现.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z1):16-18.
被引量:4
3
张爱桦.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及启示[J]
.科技资讯,2007,5(24):109-109.
被引量:19
4
保德,徐静.
创造性思维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33-35.
被引量:8
5
李慧勤,郭晓静.
国外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3):125-127.
被引量:21
6
刘丽,夏军英.
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如何加强创新教育[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2):27-29.
被引量:2
7
岳晓东,龚放.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教育研究,1999,20(10):9-16.
被引量:248
8
冯蓓蓓,李凤兰.
浅谈本科生的科研训练[J]
.高等教育研究,1988,9(4):90-92.
被引量:2
9
邴浩.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比较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4(5):106-111.
被引量:44
10
卢涛.
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调查分析[J]
.大众商务,2010(10):179-17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6
1
范昊雯,胡冬艳.
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发展路径[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8):81-82.
被引量:7
2
杨邦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2):255-258.
被引量:29
3
张燕.
加强基础平台建设 推进我校科研工作[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59-61.
4
张凯,王学春,陈廷,张春之.
创造性思维模式与预防医学教育[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25-27.
被引量:12
5
孙盛涛.
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并轨问题探究[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113-115.
被引量:7
6
苏晓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4):14-16.
被引量:11
7
唐家荣,刘文励,胡绍先,孙汉英,吕永曼,张存泰,但自力,赵建平,余学锋.
临床内科学研究性教学方法实践探索报告[J]
.医学与社会,2008,21(1):60-61.
被引量:3
8
殷平,杨有为,魏建德,胡玉才.
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J]
.化工时刊,2008,22(3):76-77.
被引量:12
9
王林桂,尹绍武,林琛.
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30-132.
被引量:31
10
马钊,杨光.
对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8(20):189-190.
二级引证文献
370
1
杨萍.
民办高校英语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能力提升研究[J]
.现代英语,2024(9):105-107.
2
吴跃成,丁宁,潘翔伟.
科研与竞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34):29-31.
被引量:1
3
娄灯吉,陈祯,赵秋红,陈琴,李沁妍,杨晓艳.
高校依托科研项目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J]
.教育观察,2021(2):32-35.
被引量:4
4
李蕾鲜,杨燕红.
高职院校科研育人“四结合”模式与成效研究[J]
.成才,2023(3):19-21.
5
陈宇,高歌.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1):45-47.
被引量:1
6
张军晖,汪小旵,肖茂华,钱燕.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20(5):43-49.
被引量:4
7
陈立钢.
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探讨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教论坛,2013(3):27-29.
被引量:11
8
邴浩.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比较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4(5):106-111.
被引量:44
9
杨小波,岳华,宋晓慧.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大家,2010(17):7-7.
10
李波,廖晓玲,徐文峰,张玲.
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室建设[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76-177.
被引量:4
1
杨志元.
走出阅读的困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6):260-260.
2
孟欣.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3):4-7.
3
常晓丽,张艳林,余光辉,朱佳文.
大学生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4-15.
4
胡旭宇.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感受[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5):183-183.
5
董凤华.
新时期独立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路径探讨[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8):203-204.
6
蓝劲松.
造就大师:基本条件与精神支柱[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5A):69-72.
7
大学篇[J]
.大学(指南),2011(7):17-17.
8
付弘.
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中的法学教学方法创新[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140-141.
被引量:2
9
龙俊.
养成信息素养,一生受益——浅谈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中学教学参考,2013(18):101-101.
10
赵琼.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科技发展的影响[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168-169.
被引量:2
中国高等教育
2005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