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3,共1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同被引文献67
-
1《黄钟》投稿规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S1). 被引量:3
-
2刘秀春.感受音乐[J].音乐天地,2004(11):61-61. 被引量:1
-
3《走进音乐》序[J].音乐研究,1999(1):81-82. 被引量:3
-
4书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2):77-80. 被引量:2
-
5修金堂.音乐形象说[J].音乐研究,1998(1):14-18. 被引量:13
-
6杨易禾.试论演奏个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4):81-83. 被引量:6
-
7编者的话[J].中国音乐学,2000(S1):144-144. 被引量:1
-
8张伯瑜.芬兰音乐与音乐生活[J].人民音乐,1999(7):36-39. 被引量:2
-
9杰出的人民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同志与世长辞[J].人民音乐,1999(5):20-20. 被引量:5
-
10管谨义.98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J].人民音乐,1999(11):18-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姬彬霞.关于声乐教学的一些思考[J].黄河之声,2010,0(9):78-79.
-
2侯丽丽.高校钢琴教学与课程改革散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59-160. 被引量:29
-
3张建华.芳林新叶催陈叶——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2013(5):154-156. 被引量:1
-
4张敏桦.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区域化的必然性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3,35(5):115-119. 被引量:3
-
5余政仪,王莉.对当下流行演唱教学模式的成因分析及改进建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3):127-132. 被引量:12
-
6金泉瑷.对民族声乐演唱个性化发展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6(10):57-58. 被引量:9
-
7徐大成.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典音乐钢琴作品审美特征探究及教学[J].艺术评鉴,2016,0(18):84-86.
-
8李思.高校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的社会适应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7(2):45-45. 被引量:3
-
9王士魁.当代文化视野下高等院校声乐教育的教学与实践[J].中国音乐,2020(3):13-19. 被引量:9
-
10刘旭光.多元 交融 创新 繁荣--我国主要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回顾(2011一2021)[J].歌唱艺术,2022(9):23-34. 被引量:2
-
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总10期—13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4):95-96. 被引量:7
-
2欢迎订阅《中央音乐学院学报》[J].人民音乐(评论),2006(1):63-63. 被引量:1
-
3《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创刊[J].音乐研究,1981(1):89-89. 被引量:1
-
4《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学界五大权威刊物联合声明[J].艺术评论,2005(2):80-80.
-
5黄旭东.蔡元培的音乐思想与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建设[J].人民音乐,2008(4):33-37. 被引量:3
-
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稿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2). 被引量:1
-
7张清华.“以字行腔”的人文价值——与肖黎声先生商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4):66-68. 被引量:22
-
8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J].音乐研究,2010(2):98-98.
-
9刘金玉.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视域下的中国手风琴艺术[J].东方艺术,2007(z1):64-65.
-
10《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目录索引 一九八○年(总1期)——一九八一年(总5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1):9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