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
19
Folk Cultur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
万建中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0,80,共3页
Expanding Horizons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和谐社会
传统
生活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作者简介
万建中(1961-),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70087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3
1
金光亿.文化与政治[A]..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375.
2
(德)韦伯.社会学基本概念[A]..韦伯文集[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36.
3
(法)列维-斯持劳斯.历史学和人类学-结构人类学序言[J].哲学译丛,1976,(8).
共引文献
3
1
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35-39.
被引量:71
2
明跃玲.
盘瓠神话与瓦乡人的族群认同[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5):114-119.
被引量:2
3
万建中.
论民俗规范功能的历史与现实[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81-8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45
1
田国杰.
中原民俗文化的缩影——洛阳民俗博物馆[J]
.中州统战,2002(3):42-43.
被引量:2
2
党坚.
“遗传密码”境况堪忧——四川民俗文化亟需保护[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3):57-58.
被引量:1
3
王兰,切排.
试论藏族的食物禁忌[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49-52.
被引量:5
4
孔宪易.
孟元老其人[J]
.历史研究,1980(4):145-148.
被引量:4
5
乌丙安.
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J]
.民俗研究,1996(2):1-5.
被引量:15
6
桑吉卓玛,马丽敏.
藏族禁忌习俗[J]
.民俗研究,1992(4):87-88.
被引量:4
7
魏宏歆.
试论民俗的社会作用[J]
.民俗研究,1991(1):6-11.
被引量:3
8
赵世瑜.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J]
.中国社会科学,1996(1):183-196.
被引量:81
9
陈玉平.
乡村社会转型与民俗文化变迁[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58-62.
被引量:5
10
郑向敏.
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8(4):43-47.
被引量:81
引证文献
19
1
陈伟.
论发掘民俗文化资源[J]
.岭南学刊,2008(2):97-101.
被引量:2
2
刘爱华,艾亚玮.
被捆绑的手艺:制笔技艺的当下境遇与发展路径——以文港毛笔为例[J]
.文化遗产,2011(1):37-43.
被引量:2
3
周灿.
论旅游业中拿来主义的民俗文化自主发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9):16-20.
4
刁统菊,曲洪祎,刘爱昕.
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131-139.
被引量:23
5
严考亮.
试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民间优秀民俗文化[J]
.南方论刊,2006(10):78-80.
6
丁红.
论艺术传播与农村文化的视界融合[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6(2):84-87.
7
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
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J]
.装饰,2010(6):116-117.
被引量:10
8
车向勤.
试论民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联[J]
.时代经贸,2010,8(16):266-266.
9
赵宴会.
重视乡村乐班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基于苏北乡村唢呐班的调查与分析[J]
.艺术百家,2011,27(3):223-225.
被引量:6
10
王兰.
和谐视阈下的藏族传统饮食文化解读[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53-56.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李国权.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践难题及破解路径[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20,27(4):78-82.
被引量:2
2
刘程程.
七宝古镇传说群的景观叙事研究[J]
.华中学术,2021(2):222-228.
3
陈凤珍.
东南亚民俗竞技文化新探[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97-101.
被引量:5
4
刘爱华,艾亚玮.
被捆绑的手艺:制笔技艺的当下境遇与发展路径——以文港毛笔为例[J]
.文化遗产,2011(1):37-43.
被引量:2
5
刘澜.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0):26-28.
被引量:6
6
张艳明,马永俊.
现代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保护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17-2519.
7
吴育标,陈方正.
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及保护主体的选择[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6):143-146.
被引量:11
8
亢琳.
桂林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学术论坛,2011,34(6):139-143.
9
陈强.
青年环保行动在构建绿色乡村中的作用[J]
.科技风,2011(14):202-202.
10
李醒,李静,李荣娴.
中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J]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2(4):89-90.
被引量:1
1
韩乙平.
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0):271-271.
2
杨晓辉.
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战略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19):39-40.
3
徐文燕,周佩.
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与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分析[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5):104-108.
被引量:6
4
贾澎.
打醮民俗活动中的社会文化功能探究[J]
.戏剧之家,2016(5):288-288.
被引量:1
5
周斌.
论文化产业政策的建构与创新[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6.
被引量:3
6
王之艺.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J]
.中国民族博览,2017,0(1):64-65.
7
祁述裕,刘琳.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完善政策法规[J]
.学习与探索,2012(1):14-16.
被引量:1
8
王强,卜颖辉.
济南文化景观的地域精神与表达[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4):132-134.
被引量:5
9
车美萍.
欧洲文化工业批判之路径[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20-24.
被引量:1
10
李双荣,沈奎琴,郗永勤.
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
.福州党校学报,2015(1):54-57.
被引量:3
新视野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